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廣晟控股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堅決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強化三個聚焦,全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聚焦科技創新機制改革
釋放科技創新發展蓬勃動力
強化科技創新正向激勵。廣晟控股集團全面激活科技創新發展動力,制定創新驅動發展獎勵辦法,對科技創新成效突出的企業進行獎勵,并將獎勵金額與企業年度生產經營效益掛鉤,累計獎勵人數超3500人次,獎勵金額超5200萬元。
強化科技創新考核“指揮棒”作用。廣晟控股集團堅持“一企一策”,將科技創新指標納入所屬二級企業經營業績考核,以目標為導向,激勵企業聚焦主責主業走技術創新路子。
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廣晟控股集團支持各級企業積極探索更具激勵效果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其中,中金嶺南以柔性引才方式聘任多所高校知名教授為特聘專家,風華高科出臺職級管理辦法和薪酬管理辦法。
截至2024年底,廣晟控股集團累計授權專利5391項,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225項,其中國家級獎項24項。
2023年7月,國星光電榮獲中國專利金獎
聚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全面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廣晟控股集團研究制定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實施方案,凝練出低溫燒結銅端電極漿料制備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15項,重點推進產業攻關項目400個。目前,已有11項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突破,350項產業攻關項目完成研發任務,近三年年均投入研發經費達24億元,研發投入強度超2%。
全面布局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廣晟控股集團推動風華高科高起點規劃和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了7位院士領銜的科研智囊團,組建了210人的科研團隊,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國之重器”。
創新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廣晟控股集團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邀請廣東省科學院專家走進企業生產現場,與64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促進技術成果、科研項目、高層次人才等創新資源注入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組建了氫能發展、海洋漁業照明等創新聯合體,擴寬“科技朋友圈”,合力打造科技創新“生態圈”。截至2024年底,廣晟控股集團擁有各類研發機構93個,其中國家級14個;擁有制造業企業單項冠軍10個,其中國家級3個。
2024年4月,風華高科、國星光電獲評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聚焦企業需求牽引
加快推動企業以科技創新提質增效
以“評”促“轉”。廣晟控股集團制定科技成果轉化評價辦法,創新科技成果評價方式,針對不同企業實現分類評價,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生產力。2024年,廣晟控股集團完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超170個,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利潤總額超9億元。
以“數”提“效”。圍繞企業生產場景,廣晟控股集團引入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以數字化賦能產業發展。中金嶺南、佛山照明、東江環保等企業分別打造了智能礦山、智能工廠等數字化應用場景,2024年新增數字化應用場景18個。2023年12月,東江環保智慧環保運營平臺入選國務院國資委智能監管業務模型創新活動名單。
中金嶺南凡口鉛鋅礦無人駕駛電機車
以“科”強“質”。廣晟控股集團引導企業走科技創新興企的路子,以技術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2022年以來,對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累計獎勵1140萬元。截至2024年底,廣晟控股集團共有高新技術企業60家,專精特新企業43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
接下來,廣晟控股集團將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之進,拓產業創新之路,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