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建筑”)在2021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筑業首個世界500強企業。為推動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品牌影響力的廣州建筑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并在“十四五”期末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城市建設運營商,廣州建筑按照廣州市國資委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管理提升工作要求,圍繞規劃發展藍圖,以強化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建設為主線,重點推動財務管理轉型、經營精益化管理、人才優勢轉化以及數字化建設,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協調高效,推動財務管理轉型
一是創新財務管理。廣州建筑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進入世界500強的本土建筑企業,積極創新財務共享平臺建設,以總體規劃布局,協調優化實施,確保“五堅持”高效運作。堅持以資金管理為核心,以賬戶管理、合同管控為抓手,實現財務管理轉型;堅持“管控優先下的數據中心”理念,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的業務處理,實現“業財資稅”的高度融合,最終實現大共享;堅持信息化建設,實現以資金管理為紐帶,構建多元化財務管理體系;堅持產業鏈鍛造,將財務管理向業務鏈條前端延伸,實現業務全生命周期覆蓋監控、底層數據穿透管理,提高集團整體資源配置效率;堅持強化集團財務管控,實現經營結果可視、業務風險可控、財務報告可靠,為經營決策分析提供多維度的數據支持。
廣州建筑財務共享資金管控思路
二是協調信息共享。廣州建筑財務共享系統納入《集團“十四五”數字建造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建設,與集團各信息系統實現功能模塊復用、數據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和信息孤島。財務共享系統的主數據管理子系統與主數據實現有效銜接,系統組織架構管理、流程審批,與集團OA系統互通,實現審批流程統一待辦。共享系統采用混合云(總部機房+專屬云)模式,網絡安全設施達到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二級標準。三是風控能力提效。廣州建筑聯合外聘顧問團隊組織開展財務共享訪談調研,總結分析完成廣州建筑《財務共享咨詢現狀調研分析報告》《財務共享中心藍圖規劃》《財務共享建設規劃》,完成了財務共享實施落地方案設計,統一規范財務核算、資金管控等業務服務流程。持續加強對賬戶分類監管,搭建銀企直聯系統,運用集團統一資金管理系統,實現賬戶數據集成、可用資金頭寸歸集、額度管理、集中統籌、風險防范與執行監督。2021年,廣州建筑啟動共享信息化建設,推動大數據分析在資金監管中的深化運用,完善資金流周期預算及風險預警體系,提升防范資金風險能力。
廣州建筑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
深耕拓展延伸,促經營精益化提升
一是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廣州建筑力求持續提升采購集約化、規范化、信息化、協同化水平,近年成立了廣州建筑集中采購中心,搭建了電子集采平臺,并以此為媒介,將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高效地串聯起來,實現以材料需求端和供應端采購環節自動連接為目標的持續發展、科學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對入庫供應商采取準入考核機制,現階段入庫承包商總計1300家,涵蓋了65個大類、4800個小類,將采購前期風險控制在最低,力求實現采購優質優價和全生命周期總成本最低。二是在現場管理方面。廣州建筑對項目現場管理,要求下屬各企業指導項目部進行項目策劃,制定《項目策劃書》。《項目策劃書》涵蓋項目履約活動的全過程所涉及的全要素。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部每月對進度實施情況進行跟蹤、數據采集,并優化資源配置,對計劃進行動態控制。各項目部建立并完善項目資源管理機制,使項目人力、設備、材料、機具、技術和資金等資源適應項目履約管理的需要。
引才育才用才,推動人才優勢轉化
一是加強梯隊建設。廣州建筑不斷加強和改進年輕干部培養工作,切實把人才優勢轉化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人才培養著眼于大局所需、廣州所要、企業所能,認真落實“789”優秀年輕干部培養五年行動計劃和年輕干部發現培養選拔“808590”工程,不斷完善和優化后備干部梯隊建設。一是制定實施選拔集團中層及直屬企業中層領導后備人才“雙百計劃”,一方面側重在生產經營一線選拔“80后”年輕骨干人員作為集團中層領導后備人才人選,另一方面在直屬企業中推薦選拔“90后”年輕骨干人員,擇優安排擔任直屬企業中層領導助理,為集團中層及各直屬企業領導班子結構建設提供后備人選。二是面向廣州建筑內部公開選拔10名“90后”后備干部擔任集團中層助理,確定47名考核成績優良人選,納入各直屬企業重點培養、優先使用對象,進一步充實年輕干部后備人才庫,持續做好廣州建筑轉型發展所需人才的戰略儲備。二是強化能力培養。優化年輕干部成長路徑,一大批講政治、敢擔當、善作為的年輕干部在廣州建筑改革發展事業中脫穎而出、奮勇爭先。大力實施年輕干部培養行動計劃和“走出去”戰略,充分發揮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年輕干部的主陣地作用,有計劃地把優秀干部放到一線“摸爬滾打”、鍛煉成長,開辟了一條年輕干部健康成長的“快車道”。一是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外地市場開疆拓土,近三年選派9批次17名集團中層領導干部到欽州、佛山、揭陽、東莞、汕尾等地區工作。二是充分發揮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舞臺的作用,2021年上半年選派2名駐鎮幫鎮扶村年輕干部,對口幫扶梅州、清遠、湛江等重點幫扶鎮。三是注重在攻堅克難中考驗、淬煉年輕干部,累計選派23批次89名干部人才至新疆、畢節等艱苦邊遠的復雜崗位進行鍛煉,駕馭復雜局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四是將急難險重一線作為培養干部的“煉金石”,適時將年輕干部放到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和關鍵崗位進行歷練,用綜合管廊裝配式高新技術、華工大國際校區緊急建設、廣州重點區域品質提升、防疫抗疫與復工達產等重大工程任務,磨煉品質,錘煉本領。三是激發干事創業熱情。選好苗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加強田間管理、育苗成才,為優秀者提供干事創業的氛圍和沃土。廣州建筑堅持把事業發展、工作需要、崗位要求與促進年輕干部成長、充分調動積極性有機結合起來,把優秀年輕干部及時發現出來、精心培養起來、合理使用起來,近三年新提拔集團中層領導干部242人,平均年齡42.8歲,其中提拔40周歲以下干部99名,占提拔總數的40.91%,干部年齡結構得以進一步優化。通過公開招聘、競爭性選拔等方式,多渠道發現選拔優秀年輕干部,讓想干事者有機會、為能干事者搭舞臺。
數字創新賦能,智能建造管理提升
一是數字化建造。為加快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自主研發了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系統平臺。目前平臺包括了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工程項目標準化管理系統、生產經營管理系統、市場動態管理系統、質量創優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和物業管理系統等功能模塊。在以上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廣州建筑已經啟動建設企業大數據中心,匯聚集團內各工程項目和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研發集團經營數據駕駛艙,促進集團經營決策和項目管理的數字化和信息化。二是智慧工地。廣州建筑作為施工總承包為主的建筑企業,通過大力推進“智慧工地”建設,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工程項目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廣州建筑自主研發的“智慧工地系統”,結合BIM、物聯網等技術,通過應用BIM、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和等技術,對施工現場的人員、機具、物料、安全、視頻、環境、進度等進行智能化管理,以可控化、數據化以及可視化的智能系統對項目管理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實時監管。
智慧工地系統
改革成效
廣州建筑以“營改增”為契機,通過梳理現行各項規章制度,借鑒行業優秀案例,重新修訂了發票管理、項目成本管理等制度,構建了以稅務為核心的稅負定期分析機制,以新中大軟件啟用、優化升級為載體,大力提升稅務信息化管理水平,管理效率顯著提升,稅務風險逐年降低。目前,集團施工業務板塊增值稅稅負下降效果明顯,綜合稅負降至1.33%,其中一般計稅稅負1.2%,達到行業優秀水平。
廣州建筑發揮總部經濟優勢,將佛山、東莞、惠州、揭陽、汕尾、湛江、欽州等區域總部企業作為當地市場拓展的著力點、切入點、突破點,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風口,以基礎設施建設、兩新一重項目、總部經濟項目為突破口,利用廣州建筑建筑業全產業鏈優勢與特色,提供全過程優質服務,推動項目落地。
目前廣州建筑的安全云已經包含各類虛擬主機三十多臺,存儲容量達到16T,并配備了防火墻、堡壘機、日志審計以及云災備等網絡安全保障設施。廣州建筑安全云的建設,為集團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網絡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大力推進“企業上云”,廣州建筑的官網、OA協同辦公系統、集團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平臺、智慧黨建平臺等主要信息化系統,均已經部署在集團安全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