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紅葉綠、魚翔淺底,夏日時節的洪湖公園迎來了景色最美的時候。你可能很難想象,在這處公園下方居然“藏著”一座水質凈化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由深圳市屬國企深圳環水集團建設運營的洪湖水質凈化廠,深入了解中國水處理實踐中的創新與進步。
洪湖水質凈化廠選址于深圳市羅湖區洪湖公園西北角的洪湖水質凈化廠,占地約3.24公頃,總處理規模為10萬噸/日,肩負著羅湖區筍崗、清水河等片區的污水處理重任,為深圳河水質長期穩定達標提供了重要保障。項目投入運營至今,已獲得水利部第四屆水工程與水文化有機融合案例、廣東省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深圳市環境教育基地、全球知名建筑設計大獎Architizer A+Awards 2023年度“建筑+景觀”類別的專業評審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洪湖水質凈化廠項目在規劃設計之初,就對標行業高標準,充分借鑒吸收水處理行業的先進技術和經驗,“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對除臭、降噪、優水、美景等作了全方位謀劃,采用“全地下式”雙層框架結構設計,打造“升級版”水質凈化廠。
如今,洪湖水質凈化廠以“一廠一園一館一廊”為特色,還荷塘于公園,予生態以民眾,實現了“讓風井變風景”“讓清漣變青蓮”“讓荷美變和美”三大愿景,打造出一個有主題、有文化、有體驗的城市公共空間。
不僅如此,洪湖水質凈化廠還將地下工廠生產區展廊建造成科普基地,參觀者可通過參觀體驗,了解治水及再生水回用技術,學習節水知識,真正實現廠城相融、人水和諧。自深圳荷水文化科普基地開園以來,參觀打卡游客絡繹不絕。2023年累計接待參觀343批次,參觀游客量達10590人次。
地上秀美公園,地下“凈水先鋒”
作為深圳“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第一個全地下式水質凈化廠,洪湖水質凈化廠的“真身”雖然完美“隱身”于地下,其擁有的專業實力卻不容小覷。
一是技術先進。洪湖水質凈化廠采用當前水處理行業先進的“MBR膜過濾技術”,出水水質遠優于國家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將易產生噪聲的設備放置于專用設備房內,通過吸音吊頂、吸音墻面和隔音門窗等消音措施進行降噪,在公園漫步實現了“體感無聲”。廠區實施“全封閉式”收集、處理臭氣,經深圳自主研發設備處理,出氣污染物濃度遠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地面公園實現了“人感無臭”。
二是智慧賦能。通過科技創新,洪湖水質凈化廠成為國內首座5G覆蓋全地下水質凈化廠、深圳首座市政污水領域5G新基建示范基地。通過人、機、物全面連接,各生產要素間高效協同,一座全程自動化、運行數字化、決策智能化的標桿型智慧廠站全面建成,生產、運營及監控過程均可實現少人甚至無人值守,實現工藝穩定、節能降耗的目標。
三是人水和諧。通過理念創新,洪湖水質凈化廠以“水文化”為工程靈魂,將廠區的除臭塔和通風井消隱設計成“網紅”打卡點“荷花塔”,將水質凈化廠的出水改造成地面公園滯洪區的小瀑布、小溪汀步以及青蓮濕地,將地下工廠生產區展廊改造成科普學習基地,提供休閑文體公園面積近3萬平方米。
提高“含綠量”,提升“含金量”
洪湖水質凈化廠以綠色低碳發展為己任,致力于成為集空間集約利用、跨界融合開發、多廢協同處理、資源能源循環、全方位智慧化管控、新技術創新應用和設施公眾化共享等于一身的城市有機體。
空間集約利用的倡導者。洪湖水質凈化廠廠區原規劃用地為9公頃,通過各種處理單元高效集約布置,地下廠區實際占地面積僅為1.6公頃,管理用房0.15公頃,僅占規劃用地控制指標的19.4%,遠低于國內相同處理規模的水質凈化廠,土地利用率更高、集約化程度更強。此外,由于辦公區及生產廠區均位于地下,還減少了部分降溫、除臭等能耗需求,碳排放也大幅減少。
海綿城市理念的實踐者。廠區通過屋面、園路透水鋪裝、設置生態草溝及雨水蓄水模塊,同時利用公園與綠地的景觀水體,打造雨水收集回用系統,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0%,面源污染負荷削弱率達到53%。
多廢協同處理的推動者。廠區排放的剩余污泥由深圳環水集團下屬深圳市深水生態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統一進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通過低溫冷凝干化為核心的處理系統,將含水率約98%的原泥處理至含水率低于40%,大幅減少污泥的體積和重量,降低后端處置的難度與成本。
智慧化管控的傳播者。廠區創新采用分區智慧照明控制,通過影像識別控制廠區照明燈開關時間和亮度,無人時設置為10%的亮度,有人時設置為80%的亮度,年節約電量約63.59萬千瓦時。
洪湖水質凈化廠是深圳環水集團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個縮影。接下來,深圳環水集團將持續以科技創新推動水務工程提質增效,打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工程,助力生態高顏值與發展高質量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