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團在推動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的基本情況
(一)總體狀況及成效。
目前集團所屬企業中,佛塑科技、星湖科技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領域,興發鋁業在建筑鋁型材、工業鋁型材領域,廣新海工在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領域,廣青科技在積極打造華南高端不銹鋼原材料基地方面,都在積極推動向先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成為集團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板塊的主要支撐。
目前集團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9家;擁有29個國家級、省級研發平臺,其中佛塑科技、興發鋁業、星湖科技均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等1300余項。
2016年全年,集團在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制造業方面共計投入研發資金約3.32億元,占相應企業營業收入比重約3%,研發投入不斷加大,研發能力得到增強,取得一批創新成果,共獲得國家級、省級科研成果獎勵11項。其中:國家級3項,分別為:興發鋁業“鋁型材用環保節能低溫固化聚酯粉末涂料及涂裝工藝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興發鋁業“納米SiO2改性鋁型材高耐候聚酯粉末涂料及制備方法”和“納米粉末材料的射頻輝光放電感應耦合等離子體制備方法”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省部級8項,如廣青科技“采用RKEF與AOD雙聯合冶煉不銹鋼項目”獲得廣東省冶金科技成果特等獎等。
(二)遵循原則。
在推動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我集團主要遵循以下三項原則:
一是堅持科學發展。既要把握機遇,創造條件,不失時機推動轉型升級;又要量力而行,講求實效,審慎決策,防范轉型中的各類風險,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二是堅持綠色制造。集團要求相關企業將循環經濟、綠色環保、低碳經濟等理念融入制造業,促進制造業對先進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力度,積極推行制造集約化、低碳化、循環化,提高制造業資源利用效率。
三是堅持質量第一。質量是制造業的生命,集團要求相關企業加強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及時修訂更新產品質量技術標準、服務標準,把長期積累的經驗提升到質量標準中,確保產品品質。
二、集團推動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經驗做法
為推動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首先,集團通過兼并收購、投資合作等資本運作搭建了多個轉型升級平臺,在平臺上結合不同產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開展工作,總體做法上可概括為:“堅持一個核心,強化兩類融合,創新三種機制,實現四個提升”。
(一)堅持一個核心。
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必須始終堅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重點做好3項工作:一是做好先進制造業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此項內容已在集團“十三五”戰略規劃中有所體現;二是構建新型生產管理模式,促進各相關重點資源向先進制造業配置、集成;三是做好重大專項部署實施,為集團主業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二)強化兩類融合。
一是加強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于大數據的先進制造業服務,轉變制造業傳統發展模式,積極探索新興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創新;二是加強實體制造業與資本市場的融合,在做強做優實體制造業的同時,找準與資本市場的對接點,拓寬融資渠道,實現資產增值。
(三)創新三種機制。
一是創新科技投入機制。加大多渠道融資力度,積極引進具有技術研發優勢的戰略投資者、高校及科研機構,聯合研發,共享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成果;二是創新考核激勵機制。建立與市場接軌的人才培養、使用、考核、激勵機制,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技”的良好氛圍;三是創新項目管理機制。建立先進制造業項目立項、成果評比、獎勵方案、經費使用和成果驗收的一整套運行機制,利用市場手段,促進技術、市場與資本的結合,加速成果轉化,確保先進制造業項目實現預期效益。
(四)實現四個提升。
一是加強集團內部資源的管理能力,實現先進制造業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二是通過強化產業技術能力的培育,實現先進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三是注重發揮集團所屬企業的主體作用,實現先進制造業創效盈利能力的提升;四是大力培養和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實現先進制造業人才整體素質的提升。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全面部署了我國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明確了十大重點領域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近年省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意見》和《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等文件。在上述政策引導下,我集團將立足集團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發揮省屬國有控股企業的帶頭作用,在全面參與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力爭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