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深圳市屬國資全力服務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堅持創新驅動、質量引領,以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為重點,在頂層設計、治理體系和機制、商業模式、證券化、基金群戰略、創投和擔保業發展等方面積極探索,大力推進金融創新,深化產融結合,不斷提升金融準金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持續構建供給側新優勢,推動企業轉型創新發展和做強做優做大,取得較好成效。截至2016年末,深圳市屬國企總資產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0956億元,比年初增長7%。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92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利潤總額341億元,處于歷史次高水平;上繳稅金271億元,同比增長4.8%。整體資產負債率由年初的47.8%下降至43.1%。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完善頂層設計,創新規劃戰略布局,做強做優做大金融準金融產業
深圳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在國內具有重要地位,當前正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深圳國資在全國大中城市中率先完成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基礎上,立足服務深圳發展大局,提出了“一體兩翼”產業布局戰略,創新構建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以金融準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相互協同融合的深圳市屬國資特色產業體系,將金融準金融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形成了涵蓋創投、擔保、證券、產業基金、保險、要素交易平臺、財務公司等在內的產業布局。
二、機制先行,全面完善治理體系和建立市場化機制,為企業發展提供機制保障
金融準金融產業發展和金融創新,需要按照行業發展規律和慣例,建立完善相應的治理體系和市場化機制。深圳市屬國企在市場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探索較早,實現主要金融準金融企業混合所有制全覆蓋,全面完善治理體系,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實行符合行業發展需要的市場化機制,并不斷深化改革,探索完善。
三、大力推進企業上市、整體上市和并購重組,加快國有資本證券化
通過挖掘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收購一批,大力推進優勢企業上市或整體上市,資產資源向上市公司集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發展。一是創新方式推進上市及培育。二是創造條件推進企業整體上市。三是積極開展系統內外開放性并購重組及資源整合。
四、創新商業模式,實施科技金融先導戰略,打造產業集群體系
創新踐行“科技園區+科技金融+上市平臺+產業集群”的商業模式,通過科技園區為創新型企業提供發展沃土,通過科技金融服務創新型企業,通過上市平臺整合創新資源,不斷壯大科技產業集群,在創新型城市建設中充分發揮國企主力軍作用。穩步落實圈層梯度戰略,加快推進以“深圳灣”品牌為核心的“一區多園”戰略實施,高品質打造了全國“雙創”名片——深圳灣創業廣場,樹立了“深圳灣”品牌,園區聚集了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初步形成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產業集群、創投產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唱響全國。
五、創新實施基金群戰略,深化產融結合,助推國資國企加快改革發展
深入實施基金群戰略,利用基金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優勢,產融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國企改革、轉型創新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和新興產業布局,培育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一是打造全周期的國資基金群。二是明確基金群的功能分工。三是加強基金群的相互協同。四是積極探索基金國際化運營。
六、創新推進創投、擔保公司發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有力支持服務中小企業和創新企業發展
發揮國資服務大局功能,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重點培育發展創新投集團、高新投集團、深圳擔保集團,從創業投資、擔保融資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創新創業,有利支持深圳的中小微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發展,服務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七、強化風險管控,為金融創新和企業持續穩定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市屬國資國企高度重視金融準金融企業發展和金融創新的風險管控,出臺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內控建設、跟投等方面的制度,不斷推動企業強化風險管理,確保風險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