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興發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發鋁業)成立于1984年,借改革開放的先行優勢,靠著先進的鋁材生產線、高質量產品與靈活大膽的市場策略,迅速脫穎而出,2008年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11年底,廣新控股集團以單一最大股東的身份入主興發鋁業。興發鋁業自廣新控股集團入主以來,堅持創新驅動,堅持產品結構高端化促發展,積極轉型升級,連續6年實現營業收入及凈利潤雙增長,逐步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公司銷售收入由2011年的30億元提升至2017年的73億元,凈利潤由2011年的1,400萬元提升到2017年的3.83億元,凈資產由2011年的7.7億元提升至2017年的21億元。
1.推動管理升級 激發內部活力
廣新控股集團入主時,為有效整合資源、發揮協同效應,徹底改變原來松散的管理模式,興發鋁業掀起了內部管理制度的自我變革。通過實施集團化管控,完善財務、銷售、質量、信息、采購制度以統一標準流程,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優化經營目標及業績考核機制等一系列“組合拳”,公司內部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不斷顯現,員工主觀能動性不斷增強,為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不斷變革與完善管理模式,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保障。2016年,興發鋁業再次掀起一場關于內部組織管理變革的頭腦風暴。積極引進專業的咨詢公司,重點幫助推行精益制造模式。圍繞“生產及物料控制改善”“設備改善”“現場改善”“品質改善”“人才培養”等項目,對公司管理模式進行全面優化升級。通過精益生產的先進手段,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公司管理水平,2017年全年綜合管理效益初步顯現,整體產銷量突破39萬噸。
2.打造創新平臺進一步聚焦主業
興發鋁業近幾年來,持續加大自主創新研發力度,設立了研發準備金,規定年度研發投入預算不低于企業營業收入的3%。公司近三年研發投入不斷增加,最近一年的研發投入超2億,這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驅動力。公司先后投入6.4億元研發經費,相繼建立起了“國家認可實驗室”“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廣東省高端鋁合金材料研究院”“廣東省重點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4個省級研發平臺和4個校企聯合示范基地。截至2017年底,興發鋁業擁有專利1006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參與形成的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82項。總部及各子公司均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實現了高新技術企業的全覆蓋。
創新平臺吸引和聚集了一批科技人才,帶動了一批優勢項目,推動了產業轉型升級和自主創新的良性互動。公司多次蟬聯“中國建筑鋁型材二十強第一名”,2017年獲得了國家工信部第一批綠色制造體系示范企業稱號,名列行業前茅,成為自主創新的領頭羊。
3.加大技術創新 推動產品高端化
創新是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興發鋁業通過打造創新平臺,堅持自主研發和與科研院所合作,持續帶動產品結構高端化。產品主要以“綠色環保”為研發重點,走高端特色產品之路,延伸產業鏈,搶占終端市場,打破國外壟斷。在節能環保隔熱建筑幕墻、門窗系統、交通運輸用鋁型材、船舶用高強韌鋁合金型材、高導熱鋁合金型材以及鋁合金型材表面處理技術等方面進行重點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技術成果,共有22項新產品獲得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證書。
公司“全能智慧型掛鉤式幕墻系統” “節能隔熱鋁合金門窗系統” “贏系列門窗系統”等產品結構的搭建,大大縮短了產品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部分產品已達到或超過了國際同行企業產品的技術指標。興發鋁業在2014年開始培育發展鋁合金模板項目,通過不斷的技術攻關,與客戶持續的交流、溝通、引導,加上近兩年來國家環保力度不斷加強,建筑鋁模板實現爆發式增長。
在做強做大傳統建筑鋁型材的同時,興發鋁業不斷向高端工業鋁型材進軍,自主創新研發了冷藏集裝箱鋁材、散熱器、新能源汽車電機外殼、高速船舶及海洋平臺用鋁合金、地鐵及隧道工程導電匯流排等幾十個系列新產品,相繼推向市場,興發鋁業新產品及高端產品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不斷增大,2017年的占比達72%。其中,工業型材占總銷量比不斷加大,由2015年的占比約15 %增長至2017年的占比26%。
4.整合優勢資源 延伸產業鏈
為繼續保持高質量發展,公司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整合優勢資源,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公司新設了全資子公司—廣東興發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并以此為主體,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整合技術、研發、生產團隊,形成一個高新技術生產基地,集中生產制造交通輕量化鋁材、工業鋁型材和深加工項目。
目前,公司已儲備了交通輕量化的技術團隊、工業散熱器深加工技術團隊,成立了家裝事業部,擬組建工程系統門窗公司。通過資源整合,創新合作模式,逐步培育、孵化出代表先進制造業的高端項目,進一步推動公司產業升級,為企業長期戰略發展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