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晟集團”)成立于1999年,是廣東省屬國有獨資重點企業。歷經二十多年的改革發展,廣晟集團成為以礦業、電子信息為主業,環保、工程地產、金融協同發展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是實體產業優勢突出、科技創新能力較強、控股A股上市公司最多(6家上市公司)的廣東省屬企業。
廣晟集團控制的礦產資源分布在四大洲9個國家,鉛鋅采、選、冶綜合能力穩居行業前列;電子信息板塊擁有國內最大的新型元器件及電子信息基礎產品科研、生產和出口基地,擁有國內LED照明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環保板塊危險廢物、固體廢物處理綜合實力居國內前列;工程地產板塊擁有從設計、施工、監理、銷售到物業管理的全產業鏈。2021年實現營收和市值實現“雙超千億”,企業發展動力活力得到不斷釋放。廣晟集團榮登2022中國企業500強第238位(較2021年提高42位)、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第34位、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榜單第85位。
即將投產的中金嶺南丹冶廠煉鋅渣項目全景
廣晟集團提前改革布局,及時確立“一三六”改革發展總體思路,定好改革“路線圖”;率先在全省實施科技創新“揭榜掛帥”機制等,吹響改革“沖鋒號”;健全月簡報、季匯報、年考核等分類分層保障機制,提供改革“加速度”;頒布專業化整合“十條禁令”,制定改革“一票否決”特殊事項清單,著力布好改革高壓線,實現了早謀劃、早部署、早落實的良好態勢。
聚焦一個“特”字,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構建權責法定、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
一是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
聚焦“規范決策程序”和“提高治理效能”,制定實施集團黨委研究討論清單和決策清單,13家重要子企業黨組織全部制定前置研究事項清單;推動124家具有人財物重大事項決策權且不設黨委的獨立法人企業以支委會形式落實集體研究把關企業重大事項要求,確保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二是加強董事會建設,落實董事會職權
研究制定加強非上市一級企業董事會建設、加強子企業董事會建設工作方案、控股上市公司董事會議案處理工作指引等制度,廣晟集團36戶應建董事會企業全部建立董事會并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董事會議事和決策程序得到規范,董事會中長期發展決策權等6項重要職權得到落實,所屬企業董事會履職質量持續提升。
三是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保障經理層依法行權履職
廣晟集團及所屬36戶應建董事會企業均已建立了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明確了授權清單、執行程序、報告機制等,保障經理層依法行權履職。
聚焦一個“活”字,加快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打好選人用人、薪酬分配、正向激勵的“組合拳”
一是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
探索建立“一年降薪、兩年調崗、三年解聘”的汰劣機制,“一崗一策”科學制定經理層業績目標,強化目標責任制考核與剛性兌現,廣晟集團總部及240家子企業經理層基本完成契約簽訂,簽約經理層人數共計477人。
二是全面實施市場化選人用人
堅持“黨委管”“市場選”相結合,建立“競標掛帥”“賽場選馬”機制,2021年面向廣晟集團系統進行6名中層副職公開競聘,一批優秀的“80后”干部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指導和推動各級子企業全面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和勞動用工機制,2022年招聘人員8179人,均為公開招聘。
三是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
著力構建效益決定薪酬、個人績效與團隊業績捆綁、增量業績決定增量激勵的差異化薪酬分配機制。2020年度廣晟集團所屬一級企業年薪最高值與最低值相差5倍,2021年度達到6倍,3家企業領導班子績效薪酬為0;某企業領導班子因2020年業績下滑,年薪同比下降63%,2021年業績回升后同比上漲54%。堅持增量業績決定增量激勵,超額完成目標獲增量獎勵的企業戶數,由2020的2戶增加到2021年的8戶。
聚焦一個“效”字,科技創新排頭兵地位持續鞏固,形成機制靈活、制度健全、研發機構全覆蓋的創新體系
一是率先開展科技創新“揭榜掛帥”行動
廣晟集團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整合各類創新資源,2021年率先在省屬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揭榜掛帥”行動,在礦業和電子信息兩大主業向全球公開張榜招賢,3個項目分別引來清華大學等院校3個院士團隊揭榜,總金額近2億元,實現科研攻關與市場接軌、與高校科研團體合作,助推科研創新發展。
二是建立研發投入保障機制和獎勵制度
樹立鼓勵創新的考核導向,對研發支出費用視同利潤加回,對凈資產收益率連續三年超1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給予歸母凈利潤加成政策,構建“投入—創新—盈利—再投入”的良性循環機制。2020年至2021年,廣晟集團研發投入累計達到36.34億元,年均增長達到69.50%。出臺集團創新驅動發展獎勵辦法、創新驅動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近兩年獎勵科研集體與個人近2500萬元。
三是推動研發機構全覆蓋
出臺研發機構全覆蓋實施方案,所屬企業研發機構總數達到81家,其中,國家級研發機構12家;省級研發機構60家,實現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等主要研發機構全覆蓋。
國星光電Mini LED背光生產車間
國星光電“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生產化”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聚焦一個“專”字,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持續優化,打造主業集中、結構優良、競爭力強的國有經濟戰略支點
一是高標準開展專業化整合
制定印發所屬企業專業化整合方案,自我加壓超額推進28項整合任務(納入省國資委任務21項)。廣晟集團以優選整合方式降低財務成本,以開辟“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以對口督導規范操作,以頒布十條禁令確保紀律嚴明。整合后,專業人才結構優化,內部同業競爭有效減少,形成了主業集中、定位清晰、競爭力強的產業結構。
二是推進“兩資兩非”“小升規”和重點虧損子企業治理
一企一策加強,建立工作臺賬,針對6家虧損額度大、虧損年限長、治理難度大的重點虧損子企業逐戶督導,通過司法清算、股權轉讓、創新發展等方式實現退出、減虧或扭虧目標;廣晟集團納入省國資委“兩資兩非”處置專項行動77戶企業和納入“小升規”行動37戶企業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企業卸掉包袱輕裝上陣。
三是加快“雙十”戰略性產業集群布局
堅持把“大產業、大項目”作為推動企業大發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形成重點項目“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的項目梯次推進格局。截至2021年底,廣晟集團在廣東省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深入布局,涉及10個集群、13個細分領域、16個產業,形成資產總額463億元,成為涉及面最廣、參與度最深的省屬國企,發揮了國有企業在全省區域協調發展中的戰略支撐和引領帶動作用。
聚焦一個“責”字,法治化和風險防控體系持續健全,全員有責、分工明確、制度健全的風控體系初步建立
一是健全風險管理制度體系
出臺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指引、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員、風險事件預警和報告、風險管理考核規則、風險管理臺賬等一系列制度和文件,推動13家一級企業開展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
二是明確董事會、經理層等各主體的風險管理職責
建立業務單位、總部部門、審計監督“三道防線”。截至2021年底,已設置風險管理機構的二級及以下企業達到59個,專職風險管理人員達到79人。制定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廣晟集團241戶企業全面完成信息公開專項工作,均按要求進行了信息公開。
改革成效:
經營業績大幅增長,營收和市值實現“雙超千億”
廣晟集團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059.55億元,比2019年增長75.58%,營收規模位居省屬企業第一;控股6家上市公司市值772.13億元,市值規模位居省屬企業第一;所屬6家上市公司及中國電信持股市值合計超1000億元,順利實現市值和營收“雙超千億”目標。盈利能力大幅增強,2021年利潤總額53.81億元,凈利潤42.74億元,相比2019年分別增長49.89%,45.90%,位居省屬企業第三。
歷史包袱減輕,企業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通過“抓黨建、聚人心”“去僵尸、壓層級”“盤資產、降負債”“卸包袱、促整合”“強主業、穩投資”“活機制、強創新”,深耕細作實體產業,境外債務成功化解,虧損企業出血口有效遏制,歷史包袱大幅減輕,廣晟集團實現從高負債、高投入、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和高質量發展轉變。
創新成果更加豐碩,企業活力加倍增強
所屬企業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創新獎項207項,其中國家級獎項16項,特別是所屬企業國星光電“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成功實現了省屬企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零”的突破。廣晟集團和所屬企業國星光電分別成功入選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雙百行動”綜合改革試點和“科改示范企業”名單,將進一步發揮示范引領和突破帶動作用,助力廣晟集團加快奮進世界500強。
廣晟集團召開改革三年行動收官專題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