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春的熒幕異彩紛呈,其中一部懸疑刑偵劇《獵罪圖鑒》題材新穎獨特,開播后熱度持續上漲,收獲了口碑與高贊。
該劇講述了因一起塵封舊案而結怨的模擬畫像師沈翊和刑警隊長杜城,在機緣巧合下被迫搭檔,兩人聯手偵破多起離奇疑案,最終成為互相信任的摯友,共同追蹤謎底真相的故事。 劇中塑造了一位擁有驚人的顏繪技巧和洞察推理能力的警方畫像師——沈翊,能“三歲畫老”“看子畫父”“看骨繪顏”,一次次精準還原出犯罪嫌疑人的容貌,破獲了多起迷霧懸案。劇中還巧妙揉進了許多繪畫藝術的技巧與知識,使得整個劇集的氣質頗為清新文藝。 《獵罪圖鑒》能夠如此出圈,除了運用畫像師這個公眾比較陌生且充滿神秘感的職業視角推動劇集外,還有一個與其他同類劇相比很重要的不同之處——直擊信息安全這個社會痛點。 AI換臉詐騙:戲里戲外都在上演 《獵罪圖鑒》以12個案例展開:容貌焦慮、家庭暴力、校園霸凌、拐賣人口、學術造假、電信詐騙等等,每個案例都緊貼時事,充滿對女性身心健康的關注,對信息安全等社會熱點的反思。 山東省公安廳退休警官、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在與《獵罪圖鑒》主演直播連線時,笑言,該片中看起來被“神化”的畫像師技能,其實還是保守展現的 劇中有這樣一個空巢老人遭AI換臉詐騙的案子,受害者正是沈翊的授業恩師。老師與兒子隔閡很深,兒子遠走美國,和父親常年沒有聯系。在一段時間內,老師卻陸續收到了兒子在美國錄制的視頻,說自己有難處急需一大筆錢。為了救兒子,老師被騙走了一輩子的積蓄,最終走投無路和老伴跳海自盡。遭到同手法“換臉詐騙”的,還有一些兒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一時間沒法聯系到孩子而被騙走了數額不小的積蓄。AI換臉詐騙并非只出現在劇集中,就在今年2月,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接到了陳先生報案,說自己被遠在國外的朋友通過視頻通話,騙取了5萬余元。后經警方核實,騙子搜集了陳先生朋友社交平臺上發布的信息,然后利用AI技術,截取其朋友面部視頻畫面并進行了“換臉”,從而對陳先生進行了詐騙。 近年來,AI換臉這種人工智能技術,已頻頻被不法分子當作詐騙工具。不法分子通常會先從一些公開的社交平臺上搜集信息,或者干脆盜取QQ或微信號,從QQ相冊或微信朋友圈內搜集號主的個人信息,如照片、視頻、聲音等,然后大面積找其好友聊天,看到有回復的,就使用“AI換臉”技術與之進行視頻,再找各種理由騙錢。 大多數受害人看到視頻聊天圖像后,往往就不再懷疑,直接轉賬了。除了AI換臉,還有AI合成語音,更有通過AI技術篩選易騙人群,利用大數據和非法搜集的個人信息實施精準詐騙。 批量竊取隱私:犯罪分子終將伏法 《獵罪圖鑒》最后一個案子,也是貫穿全劇的主線,隱藏在幕后的黑手逐漸浮出水面:北江桐城科技公司的老總,陳舟。他曾經開發了一款非法的APP“零近”,用戶可以通過這個APP,分享自己周邊單身獨居女性的住址、情感狀態等隱私信息,為一些不法勾當提供便利。陳舟一面是拐賣婦女集團的幕后老大,讓無數家庭家破人亡;另一個身份是頂尖科技公司的老總,意圖通過自己開發的安全系統,竊取全北江800萬人的隱私數據,進而通過這些隱私掌控北江,以實現自己更多罪惡的目的。陳舟自恃有技術保駕護航就能高枕無憂,殊不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在鐵證面前認罪伏法。兩位主角(沈翊,檀健次飾演;杜城,金世佳飾演)身后紅底黑白線的背景是致敬巴內特·紐曼《英雄的與崇高的人》,彰顯出我公安干警維護正義、守護平安的英雄底色 當前利用個人隱私從事非法勾當的信息安全案件頻發。今年“3·15”晚會上就曝光了“瀏覽網頁導致個人信息泄露進而接到騷擾電話”,APP 開發者“超范圍收集、濫用用戶個人信息”等行為,已成為當前反響強烈的熱點、痛點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時下,網絡延伸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個人信息處理的場景日益多樣,對個人信息保護范圍、力度、深度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獵罪圖鑒》也正是掌握了隱私保護題材等流量密碼,使得劇情格外貼近人心。 維護網絡清朗安全、保護個人隱私信息,需要政府監管、企業自律、用戶自治多措并舉。相信就像劇中反派大boss的陰謀被我公安干警粉碎并最終伏法的結局一樣,個人信息保護網會越織越牢、越織越密,讓我們在數字化生活中收獲更舒心、更安心的體驗。期待《獵罪圖鑒》第二季能夠同樣精彩,同樣直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