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促進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圍繞“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堅持企業主體、市場導向、創新驅動,優化發展環境、規范市場運作,強化技術支撐、推動產業集聚,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為我省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二)發展目標。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6000億元,培育一批節能環保骨干企業,年產值超50億元的企業達10家,超10億元的企業達50家,逐步將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產業之一,為實現我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二、積極推廣節能環保產品
(三)加快推廣工業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開發推廣高效節能電機、變頻調速控制技術、無功補償技術與裝置、能源管理系統、高/低壓智能節電系統、低損耗配變技術、余熱/余壓/余能發電技術。著力發展智能電網設備。推廣節能監測技術和裝備,發展環境熱工、測量、交通工程、建筑節能檢測類儀器等。
(四)大力推廣高效節能電器。重點推廣能效等級為1、2級的高效節能家電、辦公及商業節能產品。加快研發燃氣熱泵、高效環保節能空調及冰箱壓縮機、高效電機、直流變頻壓縮機、二氧化碳制冷技術、直流變頻控制器和軟件算法以及壓縮機驅動控制器。
(五)推動LED綠色照明產業化。集中優勢資源,在封裝、LED照明、LED顯示和LED背光源等優勢領域,通過抓大扶強、培育龍頭企業,提升產業集中度,逐步形成LED產業特色化、差異化、集群化的發展態勢。到2015年實現LED進入30%普通照明市場、城市照明節電20%的目標。
(六)示范推廣新能源汽車。以城市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為突破口,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珠三角地區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要采用新能源汽車,市政、郵政等行業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出租行業逐步推廣新能源汽車。
三、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技術
(七)加快節能環保技術模塊化、產品化建設。提高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畜禽養殖廢水等廢水處理和餐廚垃圾、生活垃圾、污泥、工業固廢、危險廢物等固體廢物處理技術的模塊化和裝備化水平。著力發展煙氣脫硫脫硝、煙氣除塵、工業有機廢氣治理等技術的裝備化和整體化,加快已有裝備的標準化和機動車尾氣凈化技術的產品化。
(八)促進環境監測技術與環保材料研發應用。加快發展污染源在線監測及重金屬快速檢測技術,深入研究新型毒害污染物檢測技術,推廣使用便攜式、車載式應急檢測技術。推動發展水處理絮凝劑、混凝劑、生物膜吸附材料及填料等高性能環保藥劑和材料,著力發展高效膜分離材料與膜組件、離子交換樹脂等新型環保材料,引導發展耐高溫腐蝕除塵濾料、高性能吸隔聲材料、專用催化劑等功能性環保材料。
(九)推動節能環保產學研結合。支持節能環保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國家和省級節能環保技術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試驗基地和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加大節能環保領域共性技術、基礎技術和材料的研發力度,突破重大技術和材料瓶頸,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影響力的節能環保產品品牌。到2015年,爭取建立10家省級以上節能環保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或工程實驗室。
(十)實施節能環保知識產權戰略。鼓勵支持節能環保企業進行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加強節能環保產業專利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在環保設備、廢棄資源再生循環利用等產業領域組織有針對性的專利分析和預警研究,增強產業發展和創新的前瞻性。依托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編制重點領域節能環保產品通用技術標準,指導相關領域節能環保裝備逐步實現標準化,加快市場推廣應用。
四、加快培育節能環保市場
(十一)提高節能環保產業市場發展水平。修訂完善我省重點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制定重點行業能耗先進值標準,提高地方招商引資門檻。實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制修訂重點行業、重點區域污染防治技術和地方環保標準,完善環境質量和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鼓勵節能環保企業申請著名商標、弛名商標、名牌產品等,打造節能環保產品高端品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市場規范發展。
(十二)大力培育節能環保服務體系。到2015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節能服務體系,形成一批在國內起龍頭帶動作用的節能技術服務單位,合同能源管理成為用能單位實施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根據土壤污染綜合治理需要,培育一批土壤環境修復治理服務企業。重點在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和工業園區污染集中治理領域開展第三方治理試點,推進污染集中治理領域第三方專業化運營。
(十三)加快新型節能建筑材料推廣。重點研發綠色住宅技術和新型自保溫墻體材料,如加氣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燒結非粘土薄壁空心砌塊、復合保溫砌塊和輕質復合保溫板材。大力發展節能建筑門窗、屋面防水保溫系統和水性染料施工設備,包括新型機敏混凝土、新型保溫材料、智能玻璃、外墻保溫裝飾材料、墻體隔熱涂料、水性染料、水性溶劑等。實施綠色建筑行動,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推動政府投資、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帶動綠色建材產業發展。
五、保障措施
(十四)加強組織領導。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負責組織協調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制訂和實施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措施;省發展改革委負責做好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戰略、綜合性政策、重大項目建設規劃銜接協調等有關工作;省環境保護廳負責加大環境監管和執法力度,參與指導和推動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組織重大環境科學研究和技術工程示范工作;省科技廳負責產學研平臺建設,促進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開發;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研究落實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資金扶持、項目財政補助等政策。省各有關部門按各自職責共同做好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相關工作。
(十五)落實土地、稅費等支持政策。通過統籌安排、差別化管理等方式,在編制規劃、安排年度供地計劃方面優先安排節能環保重點項目土地指標,加快辦理污染減排項目用地審核、報批手續,開辟用地預審和用地報批綠色通道。嚴格執行現有節能、節水、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認真落實國家節能環保產品政府采購政策,擴大節能環保產品政府采購范圍,促進我省節能環保產品的推廣應用。試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價格政策,完善排污費管理制度。加快落實城鎮污水與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建立生活垃圾、污水處理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和生活垃圾處理價格管理機制,完善固體廢物處置和機動車排氣檢測收費政策。對超過產品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實施懲罰性電價。嚴格落實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電價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
(十六)拓寬投融資渠道。整合現有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節能環保產業標準體系研究、企業技術改造及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和示范工程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建立綠色融資通道,積極為節能環保企業提供固定資產貸款、項目融資貸款、融資租賃、票據貼現等服務。支持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再融資或并購重組,支持節能環保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民間資本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十七)加強產業發展規劃。依托現有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循環經濟工業園等平臺,創建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推動在珠三角地區形成以節能環保技術研發和總部基地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帶,在東西北地區形成以資源綜合利用為特色的產業集聚帶。完善節能環保產業調查統計方法和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統計管理信息系統,為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宏觀管理以及制訂產業政策、發展規劃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十八)推進對外交流合作。在粵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下,深入推進粵港澳三地節能、清潔生產專題小組合作,進一步實施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志計劃。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和“引進來”戰略,積極承攬境外各類節能環保工程及咨詢服務項目,重點加強與周邊國家在節能環保設備、技術和綜合性工程服務領域的交流合作。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