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省國資委A類拓新企業,粵??毓杉瘓F所屬粵海水務下屬的科研創新核心平臺公司——粵海科技公司依托粵海水務產業優勢資源,深耕水務新工藝、新材料及低碳節能技術開發應用、智慧水務、環境監測、水務增值業務等領域,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
2024年,粵??萍脊竟采戢@省市級縱向科研項目11項,新增授權專利20項、軟件著作權13項,制定修訂標準5項,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1家下屬企業獲評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高端陶瓷膜試驗生產基地順利產出成品、取得涉水批件、具備市場準入條件,并同步開展內部試點應用。
擰緊“節水閥”,做活“水文章”
粵海水務以科技創新之力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和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現節能降耗、節水減排等多重“綠色目標”。
粵海水務打造的智慧管網漏損管理系統,解決了供水管網漏點不易發現、探漏工作量大等實際問題。該系統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和GIS平臺等技術,實現了漏損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和精細化;開發的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檢測與控制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下屬企業及多個地區自來水公司,每年節約水資源逾1.3億噸,獲得2018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廣州南沙黃閣水廠和汕尾東部水質凈化廠作為“智慧水務”標桿示范點,集成“數字孿生”“AI模型”“邊緣計算”等技術,實現“智慧管控”與“少人值守”,提升水資源配置效能和生產效率。
梅州平遠城鄉供水項目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為推動建設節水型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保障,2024年入選《廣東節水行動優秀實踐案例100》“城鎮公共生活領域-治水供水篇”。
梅州平遠城鄉供水項目
優服務惠民生,打造“綠美鄉村”
依托雄厚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全國先行起步的“智慧水務”體系,粵海水務聚焦農村供水保障和生活污水治理領域連出實招新招,積極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扎實踐行“興業為民”的國企擔當。
為有效緩解農村用地壓力、縮短建設周期,粵海水務自主研發了農村供水一體化設備,集混合、絮凝、沉淀、過濾和消毒等工藝于一體,可多維度實現農村凈水廠“一站式”升級改造,確保各項出水指標均滿足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該設備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具備分塊運輸、靈活組裝的特點,同時還搭載了PLC自動化控制和遠程監控系統,可實現全自動運行和“無人值守”,因地制宜提供農村供水解決方案。
目前,該設備已定制化應用于廣東云浮、茂名等地26個鎮、400多個自然村,為近50萬鄉村百姓提供安全、優質的供水,較傳統供水設備能耗降低60%。
農村供水一體化設備
針對農村生活污水來源多、進水量有機物含量變化大的特點,粵海水務將好氧顆粒污泥技術與膜分離技術有機結合,采用好氧顆粒污泥一體化污水處理短流程工藝,比傳統的活性污泥工藝更省地、更節能、更少污染、更少排泥、更少用藥。
通過好氧污泥顆粒內部循環,能節省50%的設備占地,節約25%的設備能耗和藥耗,出水達到準Ⅳ類標準,可用于補充河道、生態補水、澆灌園林和工業用水等,實現了污水的再生利用,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
地埋式好氧顆粒污泥工藝助力農污治理
科技賦能,領航未來?;浐K畡諏⒗^續按照省國資委關于科技創新的工作要求,圍繞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行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拓新工程,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轉型,繼續深化節水產品和智慧水務產品的研發和應用,通過不斷創新和突破,為實現水資源保護、環境污染治理以及能源與資源利用率的提升作出更加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