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是經濟大省,也是國資國企大省。
截至2023年末,全省地方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17.72萬億元,較2012年末增長5.37倍,總量位居全國第五;全年營業收入近4萬億元、利潤總額近2000億元,均位居全國第二。全省地方國資監管企業中,資產超千億元的大型骨干企業34家,6家進入《財富》世界500強,14家進入中國500強。
廣東國資國企跨越式發展的底氣,從何而來?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
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夯實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基礎,是廣東國資國企跨越式發展的底氣。“全省國有企業集團及其重要子企業全部制定黨組織前置研究清單,省屬企業全部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廣東省國資委負責人表示。
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
如何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的作用,推動黨的重大決策轉化為企業的具體舉措,增強企業發展競爭力?
“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確保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國企的競爭優勢、發展優勢。”廣東廣新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肖志平說,國有資本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集團出資企業已全面實現“黨建入章程”。推行黨委會、董事會、經營層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三重一大”事項先上黨委會前置研究,確保黨組織發揮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
“廣東廣新控股集團的突出特點之一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大,約74%。”肖志平表示,近年來,涉及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等有關企業發展的重大事項,集團派出董事、監事、高管等與民營方股東坦誠溝通,引導民營方股東緊跟黨的政策、市場和行業發展趨勢走。形成共識后,提交企業黨委會研究決策,推動黨的重大決策轉化為企業的具體舉措。
2022年,廣東廣新控股集團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示范企業”名單。完善公司治理,釋放出高質量發展活力——2023年以來,廣東廣新控股集團連續兩年躋身世界500強榜單。
廣東省國資委持續完善國企現代公司治理。會同省委組織部制定《國有企業黨委研究討論事項清單示范文本》,理清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出臺《關于健全和完善省屬企業黨委議事決策制度的意見》,推動各級企業黨委分層分類、動態優化前置研究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規范前置研究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的要求和程序。
“廣東粵海控股集團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探索開展黨建進工地、黨建強管理、黨建排風險、黨建促并購、黨建促改革、黨建促協同等專項行動,各級黨組織累計成功解決350多個問題,攻堅突破450多個難題。”廣東粵海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濤舉例道,特別是“黨建進工地”專項行動,聚焦破解工程建設中的痛點堵點問題,推動工程延誤率從最高的75%到實現“零延遲”“零超概”。
澎湃改革發展動能
堅持黨的領導,為廣東的國企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
2019年12月,原廣新集團與原絲紡集團啟動重組,兩個超大企業共有52家二級企業、182名總部干部員工,改革重組絕非易事。兩個集團總部各部門以黨支部共建的形式,成立了10個臨時黨支部,并開展“黨員承諾踐諾”“全員大談心”等活動,尤其是創新使用黨員承諾書、個人意向表、滿意度調查表“三張表”。
“改革重組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廣東廣新控股集團創下了60天時間完成重組整合的奇跡。”肖志平表示,原廣新、原絲紡兩家集團總部機構設置、人員安置及絲紡集團清產核資等工作全部完成,員工滿意度達到98%以上。
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難,黨組織作用的發揮越是重要。萬力輪胎是廣州工控集團汽車零部件業務板塊的重要企業,也是華南地區最大半鋼子午線輪胎生產企業。然而,萬力輪胎一度陷入連年虧損的危機。兩年前,萬力輪胎結束長達8年的連續巨額虧損,實現扭虧轉盈的逆襲。
“由萬力輪胎黨委領導班子帶頭認領、黨員骨干參與34個黨業融合項目,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并在新能源汽車輪胎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萬力輪胎黨委副書記潘萍萍表示,2023年,萬力輪胎產值同比增長19.36%。
紅色引擎,正激發出廣東國企改革發展的澎湃動能。“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充分發揮國企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是深圳國資國企改革的‘制勝法寶’。”深圳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任萍表示,深圳在全國率先探索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從改革啟動前的2019年到2023年,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從3.1萬億元增至5.1萬億元,增長65%。
深圳國企改革12項經驗入選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綜合典型、專項典型和案例集,打通國企改革鏈條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入47條“深圳經驗”向全國推介,“耐心資本”助力科技創新等超50項改革經驗、典型案例在全國全省推廣。
向世界一流企業進發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怎樣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南方》雜志記者采訪了解到,廣東國企紛紛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優化董事會運行機制、有序授權放權、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等方面下更大功夫,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廣東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優選項。2022年11月29日,廣東建工控股集團通過粵水電發行股份購買旗下建工集團100%股權的形式,成功實現主業整體上市。這也是廣東首家實現主業整體上市的省屬企業。
“當時,推動主業整體上市面臨的問題千頭萬緒,涉及業務界限劃定、財務規范、產權關系、同業競爭、資產整合、架構重構、人員安置等重重困難。很難,但我們堅決要做!”在廣東建工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育民看來,除了解決集團資金需求,更重要的是以上市倒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讓企業走得更穩健。
目前,廣東國有企業以改革為抓手,持續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和市場化經營機制,蝶變為發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經營機制新、布局結構新的現代新國企。
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廣東省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復雜、影響范圍最廣的重大水利工程,輸水線路總長約490公里,造福沿線4市1800多萬人,建成后可系統解決粵西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這個總投資615億元的“巨無霸”民生工程,由廣東粵海控股集團承建。
實際上,這只是廣東粵海控股集團運營項目中的冰山一角。白濤介紹,目前,廣東粵海控股集團在全國運營110個水務項目,服務近1億人口,綜合水處理規模5900萬噸/日,排在全國前列。上百個項目,何以能實現有效運營?這得益于近年來廣東粵海控股集團不斷推進改革。
“過去,廣東粵海控股集團一個項目光決策大概就需要38天。”白濤告訴記者,廣東粵海控股集團對粵海水務在投資決策、經營管理等方面合計授予69項管控權限,推動投資項目平均立項審批時間縮短了30天,僅為8天左右。投資決策效率大幅提升,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目前粵海水務綜合水處理規模躍升至全國第一。
《南方》雜志記者在調研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廣東國企正在向世界一流企業邁進。廣東廣新控股集團、廣汽集團、廣州市建筑集團、深投控、廣州工控集團、廣藥集團6家企業入選世界500強。世界一流企業,意味著“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治理現代”正是入選這一名單的關鍵要求。
2023年3月,深投控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名單,是全國7家入選名單的地方國企之一,也是廣東唯一一家入選企業。在深圳市國資委推動下,從2016年開始,深投控選擇新加坡淡馬錫作為對標對象,并參考平安集團、招商局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治理模式,系統提升治理能力。
深投控鋪開了系列變革,聘請金融大咖、資深律師、財務專家等擔任外部董事優化董事會結構,形成市國資委對深投控、董事會對經理層、公司對下屬企業三級授權機制……深投控聚焦授權、法人治理、選人用人、激勵約束、風險管理等機制進行了系統的改革提升。
對標世界一流找差距、補短板,深投控建立了規范、完備、高效的治理模式。當前,深圳正全力構建“示范企業+直管企業+重要子企業”梯度推進的建設世界一流企業“N+28+N”發展格局,以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
企業強則國家強,企業興則國家興。“我們將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廣東省國資委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