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集團圍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省國資委工作安排,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黨建引領,深化改革創新,持續提質增效,保持穩健運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2024年,環保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70%,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8.34%,資產總額較年初增長7.52%;年化凈資產同比上升1.37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增長5.71%,經營業務盈利能力更強。
抓產業布局,強發展“韌性”
環保集團著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一方面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另一方面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細分領域,切實提升服務大局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做好傳統產業智能化文章
環保集團持續推動數字化建設,實現超300家并表企業上千個經營指標“一屏統覽”,為經營管理增智、賦能。多個數字化生產應用場景示范效益明顯,旗下廣東宏大通過5G、遙感、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技術手段,成功建成全球首座露天礦山全生產工序智能礦山場景;檢測集團檢測智能化建設示范項目成功獲得2024年促進經濟發展專項資金4900萬元;2024年9月,云硫礦業榮獲“廣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024年10月,貴糖集團榮獲“廣西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稱號。
全球首座露天礦山全生產工序智能礦山場景
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2024年,環保集團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占集團營業收入總額的35.47%,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占新增投資總額50%。布局再生資源循環領域,注冊成立廣東省廣業資源循環利用有限公司。拓寬“雙碳”賽道,搭建“碳E算數字化管理應用平臺”,形成區域農業“碳賬本”。打造“硫-磷-鐵-鋰”產業生態鏈,光伏新材料產業鏈穩步構建。
碳E算數字化管理應用平臺介紹
抓改革創新,添發展“動力”
環保集團努力當好改革創新的奮進者,改革動力、創新活力進一步釋放。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環保集團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高新技術企業戶數增至51家,研發平臺增至78個,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增至2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至2家,國家級實驗室增至3個。環保總院憑借礦山修復技術納入國務院國資委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環保集團多項成果獲省級科技進步獎、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等獎項,成果廣泛轉化產生效益。
抓開源節流,提發展“質效”
環保集團堅持將開源節流、降本增效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效益提升的“基本法”,抓好增收創效。切實落實“節流”之策,樹牢“一切成本均可控”理念,將全員、全要素、全過程成本管控貫穿經營管理中。污水處理板塊推進尾水發電、“污水廠+光伏”等業務,噸水變動成本下降4%。固廢處置板塊推動垃圾焚燒廠“熱電聯動”,利用鍋爐余熱進行供熱,生產運行成本下降8.7%。礦業板塊推動礦山碎石銷售、尾礦砂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年增收1.3億元。
坐落在練江流域的普寧污水處理廠
環保集團全力推進“開源”之舉,持續加大投資力度,承接4項省重點建設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完成率達102%。搶抓“一帶一路”機遇擴張海外市場,廣東宏大海外運營工程項目增至13個,海外營收同比增長40%;凱旋真空海外業務訂單同比增長21.3%,均創歷史新高。盤活存量資產,完成資產處置4020萬元。獲得汕頭市潮南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特許經營權,在幫助潮南區盤活存量資產的同時,也為解決環保行業回款難題探索出成功路徑。
2025年,環保集團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構筑強引擎,塑造新優勢,決勝“十四五”,謀篇“十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