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粵海控股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再造一個新粵海”的意志和勁頭,統籌推進戰略重塑和產業發展,在重大工程、資本運作、科技創新、管企治企等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經營業績實現逆勢增長,集團利潤總額、凈利潤、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4.7%、25.6%、29.3%。
聚焦主業提質增效
發展基礎更加夯實
2024年,粵海控股集團堅持穩中求進,推動水務環境、食品生物、城建運營及產業投資“3+1”業務板塊協同發展。
所屬粵海水務積極拓展輕資產項目和香港智慧水務項目,智能化國產陶瓷膜順利產出成品并試點應用。截至2024年底,粵海水務累計在17個省(區、市)運營108個水務項目,綜合水處理規模5864萬噸/日,服務人口約1.02億人,連續10年(2014至2024年)榮膺“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
粵海水務智能化國產陶瓷膜生產
所屬水電設計院系外業務營收占比提升8.7個百分點,成功落地菲律賓跨海供水前期咨詢項目,研發投入強度達7.08%。
所屬永順泰作為國內領先的麥芽制造企業,成功獲得中南美、非洲等地訂單,麥芽總產能達108萬噸/年,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上揚。
所屬廣南集團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食品供應主力軍,與正大集團、華燊發展達成戰略合作,成功收購香港超勝有限公司,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例冰鮮牛肉供港的企業,在港零售門店總數達17家。
廣南集團智能化自動化屠宰加工生產線
所屬天河城新增管理輸出面積22.1萬平方米,整體平均出租率保持96%高位水平,多個項目客流量創歷史新高。
聚焦企業改革創新
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全面實施。粵海控股集團落實《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配套制定21個改革子方案,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1+N”改革體系。
國企混改取得新成效。香港首個由國有企業推出的混合所有制酒店項目——“粵海181酒店”正式揭牌,該項目首次集結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實現員工持股,是國企員工激勵機制改革在香港的成功實踐。
壓減清退工作取得新進展。粵海控股集團完成11家低效無效企業和3家參股企業清退,虧損子企業戶數和虧損額分別同比壓降29%、35%。
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2024年9月,召開粵海控股集團首屆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轉型大會,編制集團《科技創新十條》《科技創新管理體系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加強對“單項冠軍”“隱形冠軍”等科技企業的獎勵。10月,粵海控股集團所屬科榮公司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企業”名單;集團科研項目首次獲得香港特區政府科技資金補助;“長距離深埋引調水工程智慧建管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24年9月,粵海控股集團召開首屆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轉型大會
聚焦資本投資賦能
轉型支撐更加有力
粵海控股集團聚焦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功能定位,遵循“不懂不投,不混不投,不控不投”的投資理念,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有效推動戰略轉型的深化與升級。
2024年,粵海控股集團首次對下屬上市公司粵海投資開展戰略增持,展示集團持續為利益相關方創造長遠價值的決心,有效提振市場信心,促進市場價值回歸。
集團下屬粵海投資與粵海置地實現分拆重組,推動上市公司打造專業化的投融資平臺,資本市場反饋良好。
下屬永順泰的5萬噸/年特制麥芽生產線項目順利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為啤酒客戶提供特制麥芽,將進一步提升中高端麥芽市場份額。
永順泰麥芽生產線的發芽車間
聚焦重大項目建設
工程優勢更加凸顯
2024年,粵海控股集團21個重大工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44.2億元,計劃完成率102.6%,連續4年保持“零延遲”“零超概”。其中5個省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113.4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5.9%。
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領域,粵海控股集團三線并進、多維攻堅全省骨干水網三大工程,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于2024年1月30日正式通水,6月1日正式開始向沿線受水地區供應西江水,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生活生產缺水問題,進一步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14臺盾構始發;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后續優化工程15臺盾構全部始發,在構建“五縱五橫”廣東水網主骨架中展現使命擔當。
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高新沙水庫
2025年是粵海的“轉型攻堅年”“項目突破年”“管理精細年”,粵海控股集團將堅決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以“知行山海”企業文化為引領,持續推進集團“1281”治企體系、“三精管理”、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進戰略性項目重大突破、存量業務與增量業務商業模式精進迭代,著力打造惠民生、強制造、國際化“三大特色”,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