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黨章規定,黨的基層組織,根據工作需要和黨員人數,經上級黨組織批準,分別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鶎游瘑T會由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總支部委員會和支部委員會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提出委員候選人要廣泛征求黨員和群眾的意見。
黨的基層委員會每屆任期3年至5年,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2年或3年?;鶎游瘑T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的書記、副書記選舉產生后,應報上級黨組織批準。
在一般情況下,黨員100人以上的基層單位,經上級黨組織批準,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黨員不足100人的,因工作需要,經上級黨組織批準,也可以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黨的基層委員會由黨員大會或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黨員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設立黨的總支部委員會。黨員不足50人的,因工作需要,經上級黨組織批準,也可以設立黨的總支部委員會。黨的總支部委員會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
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成立黨的支部。黨員7人以上的支部,設立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黨員不足7人的黨的支部,不設支部委員會,由黨員大會選舉支部書記1人,必要時增選副書記1人。支部委員會的組成以3到5人為宜,一般設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紀檢委員,必要時可設副書記;根據工作需要,還可設工、青、婦委員,文體委員,保密委員。
為完成某項臨時性任務而成立的臨時單位、臨時機構、短期學習班等,經批準,可以成立黨的臨時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或支部委員會。臨時黨組織的書記、副書記和委員會委員由上級黨組織指定。
國有企業要根據深化改革帶來的管理體制、隊伍結構和產業結構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優化企業黨組織設置,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堅持和實施“三同步”原則,即:不管體制怎么改變,機制怎么轉換,始終堅持建立新單位與建立黨組織同步考慮,單位調整與黨組織調整同步進行,黨務政工人員與行政管理人員同步配備,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堅強的戰斗力。
原有黨支部因工作單位撤銷而撤銷,或因黨的組織調整而并入別的支部,或因組建總支部而重新建立黨支部的,都必須由其上級黨組織批準。未經批準的,不能隨意撤銷黨支部。
已建立的黨支部,由于黨員人數減少,正式黨員不足3人時,如果工作需要,在不超過6個月就能增加黨員到3人或3人以上的情況下,可報請上級黨組織同意,保留黨支部;但是,這樣的黨文部不能形成決議或決定重大問題。如果短期內不能增加黨員,應報上級黨組織批準撤銷該黨支部,而與鄰近單位的黨組織組合成聯合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