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集團以施工經營為主,經營領域涉及水電等清潔能源開發、房地產開發、綜合經營等。現有基層黨委7個,黨總支13個,黨支部72個,黨員1300多人,其中施工領域黨員人數占在職黨員總數的60%以上,分布在國內18個省區和越南等國家。近年來,集團黨委結合企業黨員“行業跨領域、經營跨地域、不規則分布”的特點和難點,“用心”深化黨員教育,“務實”探索管理模式,為落腳點引導黨員在“促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一、全面覆蓋,把用心作為深化黨員教育服務的突破口
針對“經營點多、線長、面廣、人員分散”的實際情況,把 教育服務黨員工作放在心上 ,推進黨員教育服務全覆蓋。
(一)在深化上想辦法,黨員常規教育不放松
一是黨課每季一主題。每季度圍繞政治理論、經濟形勢、企業改革發展、黨風廉政信息四個方向設置專題下發參考材料,指導基層黨組織每月開展黨課學習。梳理集團黨委中心組學習材料,及時與基層黨委共享。二是主題宣教零距離。集團黨委全年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通過《廣東水電》內刊專欄、口袋小冊子等平面媒介及專題網站、QQ群、微信等多條“空中渠道”直達每個項目上的黨員。
(二)工作重心下移,一線學習教育形式多樣
集團黨委把宣教創新的重點下移到基層,使黨員教育在一線創新、在一線出彩,學習教育由“課堂內”向“課堂外”延伸。指導下屬黨組織開展“三個課堂”(即“身邊課堂”、“選送培訓”、“圖書室”)多面學;組織黨員赴同行業項目“對標找差”現場學;向同行業標桿企業對標學;與經營伙伴單位、地方相關單位黨建共建互促學。
(三)“用心”做好服務,黨員關懷活動常態化
在《廣東省水電集團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實施辦法(試行)》中專項明確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的服務職責,指導基層黨組織及時掌握黨員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設立獎教助學基金,2014年度有20名黨員子女獲得助學獎勵共81000元;每年開展困難黨員慰問活動,及時送去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今年已摸底統計擬在春節期間慰問的在職和離退休困難黨員37人。
二、嚴格規范,把見實效作為黨員管理的出發點
集團黨委抓基礎、強規范、重約束,使黨員管理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
(一)規范基礎工作,嚴格組織紀律
一是嚴格黨員組織關系,強化組織觀念。規范黨員組織關系轉接流程,堅持逐級轉接,黨員個人辦理,偏遠一線黨員組織代辦,確保在集團基層黨組織架構較大變動中,黨員管理無真空。二是嚴格黨費繳納,強化責任意識。堅持個人繳納、全部繳納,不從工資扣除,提醒黨員義務。方便省外國外偏遠地區黨員,組織先行墊付,上繳無遺漏。三是嚴格黨員檔案管理,強化黨員身份。正式黨員檔案及時核對存入人事檔案,流動黨員檔案黨群部門集中妥善保管,轉接通過機要渠道,嚴格黨員身份識別。
(二)強化機制建設,管理工作規范化
一是黨員管理工作流程化。梳理黨課、黨員發展等涉及黨員管理的流程8個,著手匯編黨建工作制度及黨委工作流程,開辟線上線下課堂,隨時為基層黨務工作者和廣大黨員解答、解決黨員管理中的具體問題。二是探索建立動態黨員管理機制。對在職黨員、退休黨員、社區黨員等組織關系分層級管理;指導基層黨組織根據不同行業黨員的特點進行分類管理,重視黨員特點和黨員呼聲,有針對性地組織黨內活動。三是推動黨員管理信息化。探索結合集團信息化升級,整合人力資源信息,推行黨員信息網絡化管理。
(三)積極研究探索,落實混和所有制企業黨員管理工作
主動適應體制機制創新帶來的企業黨員管理新課題,做到“三同步”。一是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的機構設置與經營機構同步。二是國企派出的職工黨員與混合所有制企業招聘的職工黨員同步管理教育。三是國企派出的職工黨員與混合所有制企業招聘的職工黨員同步關心。
三、分類引導,把“促發展”作為黨員教育管理的落腳點
積極探索推進黨員分行業、分地域管理模式,鼓勵“一組織一特色”,將激發黨員干事創業激情、爭當創新發展先鋒模范作為黨員教育管理的落腳點。
(一)搭建黨員服務平臺。醫療健康領域建立黨員服務群眾的“三個機制”(“雙體驗”活動機制,群眾信息收集、反饋機制,“三級三側重”服務幫帶機制)、“三個途徑”(成立學雷鋒志愿服務隊、開展健康課堂、開展義診和醫療保健下基層活動);清潔能源投資領域黨組織創新“黨建110”服務機制,黨員在線為群眾排憂解難。
(二)搭建黨員責任平臺。建筑領域根據實際建立黨小組,把黨員骨干“嵌入”各個班組,組織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服務、比實績、比貢獻,把黨員形象亮在一線;在操作崗位開展“黨員身邊無違章”、“黨員示范崗”活動,黨員帶頭提升業務水平,崗位創優。
(三)搭建黨員提升平臺。以提升黨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為抓手,與人事管理相結合,推薦黨員技術骨干加入專家人才庫、推薦優秀黨員列入后備干部庫,關心黨員成長,使黨員個人成長與集團發展緊密聯系;深入開展“集團發展大家談”、“黨員金點子”等活動,推動黨員積極參與創新創效、改革發展。
通過探索有針對性的黨員教育管理模式,黨員隊伍思想穩定、結構優化,激發了圍繞中心干事創業的熱情,為推進集團深化改革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