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是省水電集團控股上市公司,現有職工3900余人,黨員580人,黨總支、支部48個,分布在國內18個省區和越南等國家。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公司黨委積極適應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結合“點多、線長、面廣、黨員分散”的實際,以“四大工程”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委2011年被評為“廣東省紅旗基層黨組織”。下面,我代表公司黨委匯報相關做法。
一、立足前方,著力打造“一線工程”
公司黨委確立“黨旗引領五創新、優質高效創一流”的活動主題,活動重點向前方一線鋪開,在樂昌峽水利樞紐等重點工程和前方一線項目,黨組織抓陣地、抓載體,黨員亮身份、亮業績,展現了上市公司和知名企業的風采。
一是學習在一線推進。公司黨委把“黨員受教育”作為活動的重要目標,通過開設博客、建立黨務工作QQ群、開辟辦公網專欄和手機短信平臺的“一博一群一網一臺”工作載體創新學習方式方法,實現對基層黨組織的隨時指導和一線黨員的及時教育管理,去年僅通過短信平臺發送學習短信就達2萬余條次。基層黨組織還堅持做到“五個結合”:班子會與支委會相結合;企管會與黨小組會相結合;生產、安全例會與黨課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自學相結合;討論交流與撰寫學習體會相結合,使黨員學習教育與公司(項目)生產經營計劃統一制訂、統一檢查、統一考核,倡導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氛圍。
二是組織在一線建立。按黨員分布規律和在建項目特點,堅持常建、聯建、共建和臨建“四建”模式,分片區、分項目設立黨組織或黨小組,并因地制宜組織“三會一課”,活動情況記錄在《黨政班子學習記錄本》和《組織生活記錄本》,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黨的活動,不使一名黨員脫離黨組織的教育管轄,打造了一線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戰斗堡壘。
三是指導在一線落實。公司黨委委員和高管成員落實好“雙重組織生活會”,除參加黨委會和班子會外,積極參加所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同時,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對33個分管范圍和“聯系點”單位的創先爭優活動與經營管理、文明創建等工作進行經常性地檢查、指導和督促。堅持黨建工作的定期檢查與經常性抽查相結合,把創先爭優活動、黨建工作作為半年、年終檢查的重要內容。去年公司黨委分兩批次組織黨群工作人員,對基層單位開展重點抽查和全面檢查,發放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調查問卷2000多份,使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
四是活動在一線創新。公司黨委把創新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重點和重心。在項目一線,堅持“把支部建在項目上,把黨旗插在工地上”。在肇慶景豐聯圍加固工程工地,二公司黨總支設立項目黨員責任人,成立項目創先爭優活動機構,讓黨旗飄揚在現場,黨員爭創一流、爭做貢獻意識顯著提升,講黨性、重承諾、作表率,認真踐行國有企業“優秀共產黨員”標準,工程質量和進度受到現場視察的汪洋書記、時任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的高度贊揚。二公司榮獲肇慶市“為千億工程立新功、為‘雙轉移’作貢獻”勞動競賽先進集體。云南省重點工程馬堵山水電站項目部黨支部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隊”,以建設各單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群策群力,奮勇爭先,使電站提前一年實現建成發電目標。
二、立足創新,著力打造“共建工程”
公司黨委大膽創新,改變以往黨組織活動單純向本支部黨員開放的模式,開展資源共享、黨務共建,形成黨建工作與工程管理的良性互動。
一是“外向”共建。從2008年開始,公司黨委與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黨委開展“和諧地鐵黨旗飄”為主題的結對共建活動,簽訂共建責任書,落實共建目標。通過黨務共建這一平臺,促進了工程建設“安全、優質、文明、高效、廉潔、和諧”,成為廣州地鐵建設的主力軍和先鋒隊。五公司黨總支與廣州地鐵房產總部黨組織開展“保開通,迎亞運,為黨旗增輝”共建活動。通過趣味體育活動、施工課題技術研討和交流,實現了亞運決戰年9個亞運重點配套工程順利完工。
二是“內聯”共享。加強基層黨組織橫向聯系,實現黨建工作資源共享。公司直屬黨總支與基層單位黨組織開展組織共建、共管黨員、共抓隊伍、共謀發展“四共”為主要內容的結對共建活動,推動機關作風建設上新臺階。
三、立足發展,著力打造“創效工程”
堅持把創先爭優作為推動科學發展的持久性動力,組織引導黨員、干部積極貢獻智慧、創新創效,融入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科學發展。
一是“素質提升”工程激發黨員創造活力。以“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自學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的形式,扎實推進黨員、干部的素質提升工程。選送優秀的黨員干部、業務骨干參加黨校培訓、EMBA進修、出國(境)考察等,進一步開拓視野,提升推進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黨員帶頭參加網絡培訓、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各類業務培訓,每年參加培訓的員工達3000余人次,為打造“三有”集團軍奠定基礎。
二是“金點子”工程綻放黨員創效光芒。各級黨組織堅持問計、問需、問策“三問”于黨員干部職工,組織開展“獻計獻策、爭創一流”活動,廣大黨員干部積極貢獻“金點子”,提出技術創新、經營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面合理化建議230多條。在推進“金點子”工程活動中,公司成立了以黨員技術骨干為核心的地鐵施工科研所,積極向先進裝備制造業進軍,目前已擁有地鐵施工的先進設備盾構機11臺套。廣大黨員牽頭開展技術革新200多項,“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丁世輝等黨員技術骨干牽頭研發17項發明專利,公司被評為“‘十一五’全國建筑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企業”。
四、立足和諧,著力打造“形象工程”
認真落實服務社會、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三服務”機制,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突出作用。
一是發揮黨員先鋒引領作用,外樹形象。各級黨組織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強素質、重承諾、勇擔當、樹形象,在省委省政府交付抗洪搶險、亞運保障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沖鋒在前,錘煉黨性,公司被授予“廣東省抗洪救災模范集體”。大災大難面前黨員帶頭捐款捐物,在汶川抗震救災中共繳納特殊黨費20多萬元。
二是落實人文關懷工作機制,內促和諧。公司黨委以企業兩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殊榮為動力,堅持有利于國家、企業、員工的“三有利”方針,著力為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每年提高員工收入10%以上,落實職工定期體檢等制度。堅持民主接待和走訪慰問等活動,建立“解困幫扶”基金,每年投入幫扶資金30多萬元,把黨的溫暖送到職工群眾身邊。重視培育具有“粵水電”特色的和諧企業文化,堅持每年組織企業文化節;對前方一線項目文娛設施應建盡建,以人文關懷進一步樹立黨組織在職工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固本強基的先導工程。今后,我們將在集團黨委的領導下,進一步向先進企業和兄弟單位學習,取長補短,落實好“基層組織建設年”,為廣東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黨建工作創新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