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引導集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以先進為標桿,以典型為榜樣,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提高攻堅克難、善作善成的過硬本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集團“十四五”規劃,錨定“1158”“2218”目標,擔當使命、開拓創新,為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建設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不懈奮斗,現推出“兩優一先”先進典型事跡系列報道。
以科技創新成果詮釋使命擔當
從肇慶市“青年崗位能手”“西江拔尖人才”“‘產業強市先進個人”“市直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到廣新集團“十杰員工”“十大崗位能手”“十大科技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廣東省國資系統“2021年度優秀共產黨員”,再到發表國內外核心期刊論文9篇、獲得專利12件……,這是工作十年來蔡友華同志先后獲得的榮譽。
這十年,蔡友華在技術創新道路上取得的成績,折射出一個共產黨員做人做事的境界,干出了共產黨員應有的好樣子,贏得了員工群眾的信任與稱贊,無愧于大家對他一聲“蔡博”的親切稱呼,“如何以科技創新成果詮釋使命擔當”這個命題,蔡友華用行動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為了使命擔當,他選擇星湖科技
蔡友華,現任廣東肇慶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技術中心黨支部副書記、新型天然調味品產品技術總監、蔡友華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
2021年是蔡友華進入星湖科技的第十年,所謂“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年是一個極有厚重感、較為穩重的工作年限。十年來,蔡友華帶著夢想而來,為了實現上大學、攻讀博士、服務社會的初心使命,發揮所學所長,把職業當事業,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毅力,立志奉獻星湖……
2011年6月,蔡友華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發酵工程專業,和大多數博士不一樣,他沒有選擇高校安逸、穩定的生活狀態,懷揣著將知識轉化為經濟的夢想,毅然選擇到了星湖科技這樣一家專業匹配度高、有技術含量的高科技企業,期待著知識的魔法棒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7月11日到星湖科技報到,定崗于技術中心,第一時間安排參與賴氨酸項目技術攻關,運用自己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對空氣系統、管道、環境進行了排查,不斷調整工藝參數,終于在11-12月份小試和中試達到了預期目標,為賴氨酸項目轉移到星湖科技肇東公司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使命擔當,他扛起創新重擔
蔡友華作為清華實驗室主任及項目總監,與清華大學化工系共同完成題為《呈味核苷酸二鈉(簡稱I+G)高活性*法轉化清潔生產新技術及其產業化》的項目,通過廣東省成果鑒定,該項目被評價為綜合技術水平達國際領先、綜合應用效益顯著。蔡友華作為參賽負責人及核心專利《一種磷酸轉移*基因PhoC(I)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第一發明人,參加“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進入決賽并獲得“最具投資潛力獎”,該專利技術是公司主營產品呈味核苷酸二鈉的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為了使命擔當,他發揮領銜作用
蔡友華作為星湖科技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專注于現有技術優化、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產學研合作及知識產權化等領域,帶領工作室成員奮力進取,守正創新,打造鏈主產品,真正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詮釋了勞模、工匠精神。蔡友華在項目管理和團隊管理方面注重精細化管理,過程協調、精益合作、精準執行,激勵項目團隊常看常思、常學常新、自勵自驅,始終保持對知識及價值規律的思辨。鼓勵引導項目團隊在攻堅克難中體驗“泥濘”,在復雜環境中啟迪心智,言行誠實、生活樸素,不虛假、不奢侈、不浮夸。作為新型天然調味品技術總監,完成與雀巢合作的技術項目超過10個,對項目不斷產生的技術問題進行針對性地攻關,得到合作方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肯定,累計獲得橫向科研經費超1000萬。新型天然調味品產品現已成為公司主營方向的拳頭新產品,成為新的主要利潤增長點。
認定了,就要實干到底;認準了,就要有始有終。作為共產黨員,應當有怎樣的心態、懷揣怎樣的追求,蔡友華以實際行動作出了示范,也得到了組織信任,被任命為協助分管技術創新總經理助理。蔡友華決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一輩子保持專注、執著、篤定的態度,始終熱情不減、信念不衰、本色不變,永遠戰斗在公司技術創新主戰場上,永遠行進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征途上,繼續做好“以科技創新成果詮釋使命擔當”這一答卷,為星湖科技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畢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