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新集團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堅持學好用好習近平經濟思想,緊緊圍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按照“跟著干、想著干、幫著干”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大黨建”工作格局,全面重塑經營治理管理體系,著力構建“5+5”變革,即打造戰略、投資、治理、黨建、文化“五大品牌”,建立6S戰略管理、5C價值管理、科技創新管理、干部人才管理、綜合監督管理“五大體系”,加快建設有價值、負責任、受尊重的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2022年2月,廣新集團獲評國務院國資委“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示范企業”,同年3月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2022年1至5月,實現營業收入433.6億元,同比增長43.5%;利潤總額31.9億元,同比增長100.1%。
▲廣新集團“徐文保勞模和工匠創新人才工作室”團隊召開生產經營例會
筑牢“根”“魂”優勢,強化黨建對改革攻堅的引領賦能作用
大力構建“大黨建”工作體系,凝聚起深化改革、推動戰略轉型的強大力量。錨定“雙鏈驅動”黨建品牌強基礎。以打造“廣新黨建”為抓手,聚焦一流黨建引領一流發展,創建“雙鏈驅動”黨建品牌,“一企一策”探索基層組織建設的新舉措、新路徑,建設14間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6個“五強五化”示范黨組織,設立一批黨員先鋒崗、黨員聯絡站、黨員服務站等場所。探索推進黨建工作分類管理、分類監督、分類考核,使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活動為企業所需要、為員工所歡迎、為民營股東所支持。突出“嚴活相濟”厚植引才育才沃土。推動黨管干部人才和市場化選聘相融合。實施“廣新人才強企十五條”,推動選人用人、薪酬分配和激勵約束“三個市場化”,完善“選、用、育、留、退”全鏈條制度體系。開展企業領軍人才培訓培養計劃和80班、85班、90班培訓,加強后備人才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構建“奮進共生”廣新特色文化體系。系統梳理“跟著干、想著干、幫著干”“放權+兜底+賦能”等一系列優秀企業文化特質,形成了以“敢闖新路、敢于勝利,和合共贏、感恩向善”為內核的“奮進共生”企業文化體系。以特色文化凝聚員工共識,堅定實現集團“十四五”發展目標的信心決心,營造濃厚的“闖、創、干”氛圍。
▲佛塑科技東方包裝膜分公司實施“書記項目”壓實生產經營責任
聚焦協同高效,建立健全特色公司治理體系
探索放管結合、放管并重的公司治理機制,著力把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探索“放權+兜底+賦能”放管結合機制。圍繞放出活力、兜住底線、賦出效率,堅持“一企一策”、分類授權抓好放權。探索建立綜合監督體系,形成 “十種打法”,備好監督“工具箱”,以“組合拳”打造監督閉環。持續多向賦能,與合作股東互利共贏,讓普通的企業和員工變得優秀,讓優秀的企業和員工變得卓越,以循環賦能推動集團發展行穩致遠。搭建體系嚴密、分工合理的組織架構。優化“集團總部+產業事業部(投資公司)+鏈主企業”的組織架構,明確集團總部是戰略管理、資源配置、資本運營、黨的建設、公司治理、風險防控的資本層,重點實現讓企業“更值錢”的資本價值;產業事業部(投資公司)是產業發展、投資管理、資產運營的資產層,重點實現讓企業“更賺錢”的產業價值;生產經營單位是生產經營、項目管理、市場銷售的運營層,重點實現讓企業“更有錢”的市場價值。鋪開對標一流企業管理提升行動。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制定“對標專項行動清單”,涵蓋10大領域、38個細項,全面對標頭部企業,著力健全完善管理體系、提升管理能力。廣新集團控股的興發鋁業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的標桿企業。
狠抓改革強企,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
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豐富“廣新戰略”內涵,明確“1158”“2218”戰略目標,以改革為動力、向改革要活力。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以“混”促“改”。廣新集團所屬企業實現混改比例達74%,混合所有制成為特色優勢。圍繞“并表、分紅、風險可控”三項管理目標,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通過以“混”促“改”,推動混改企業優化股權結構、治理結構和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實現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優勢互補、有效疊加。劣勢企業出清以“退”促“進”。廣新集團堅持“企業退出也是生產力”的理念,不斷優化國有資本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推動資源向主業聚集。擬定企業退出三年行動方案,劣勢企業和“小升規”企業共182戶,目前累計完成退出173戶,剩余9戶部署在2022年內完成退出。通過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推動集團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三項制度改革蓄積“人才活水”。廣新集團所屬企業100%實行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管理,100%建立員工公開招聘、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等制度。探索激勵約束機制,推行業績、薪酬與市場水平雙對標,實施二級企業領導班子管理層級動態調整機制,激發干事創業內生動力。
做強創新引擎,集聚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
著眼國家和全省戰略需求,健全科技創新管理體系,競爭優勢更加明顯。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建設廣新聯合創新中心,打造“平臺+主體+生態”創新鏈條,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出臺“廣新創新十條”,逐年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持續優化市場布局,抓住生物醫藥健康和大消費領域蓬勃發展機遇,圍繞產業上下游加快穩鏈補鏈強鏈控鏈,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數字化轉型成為產業升級的新高地。加快數字化轉型,聚焦推動制造業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目標,啟動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與服務平臺”,對傳統生產制造環節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數字化改造,形成新的數字化場景、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努力讓產業更智慧、生產更智能、發展更智享。
▲興發鋁業實施數字化賦能促降本增效
突出投資功能,發揮國有經濟的戰略支撐作用
圍繞全省培育“雙十”戰略性產業集群目標,強化項目投資、項目帶動、項目支撐,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全力打造“廣新投資”品牌,擔當穩增長、調結構的主力軍。構建“三位一體”投資管理體系。聚焦科學決策、規范審批、高效管理,建立起覆蓋投前、投中、投后的“三位一體”投資管理體系。實施橫向“同心圓”式產業擴張為主、縱向“全產業鏈”式產業延伸為輔的投資方向,按照“投資一批、建設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思路,加強投資項目規劃和風險管控,努力增厚投資收益。實施產業發展“千百十”工程。著力推動廣青科技、興發鋁業等“鏈主”企業打造成全國前三的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省廣集團、佛塑科技、星湖科技、省食品、新型貿易等企業打造成五大“百億級”具有較高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領軍企業;推動國義招標、廣新離子束等企業打造成若干“十億級”專精特新企業。開創上市公司發展新篇章。強化平臺融通功能,突出主業和優勢產業鏈延伸,推動橫向、縱向一體化并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上市公司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蛻變。廣新集團所屬國義招標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成為招標代理機構第一股。2022年5月,廣新集團所屬佛塑科技控股子公司緯達光電進入新三板創新層。圍繞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努力優化服務方式,推動形成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