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模式 轉型升級
助力企業摘下“僵尸企業”帽子
——惠州交投集團國企改革典型之路建公司改革紀實報告
廣東惠州公路建設總公司始建于1964年,是惠州市目前唯一一家被原國家建設部核定為“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的企業,曾參與東莞常虎高速、深圳水官高速、廣州黃埔大橋等90多個工程建設,多項工程被評為優良和樣板工程,取得了豐碩的業績。
但是近20年來,公司經歷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落后的經營管理模式和淡薄的市場意識,導致企業忽視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客觀經濟規律,未充分利用好市場的優勢,公司工程業務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萎縮,施工業務逐年減少。公司缺乏自主創新意識,比較優勢不明顯,無法搶占市場先機,繼而出現服務無市場、經營無利潤、連年虧損、巨額應收賬款未收回、債務大量堆積等危機。同時,路建公司還存在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等靠要”思想等嚴重制約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問題,企業難以向社會及政府提供高品質的工程建設服務,就業機會逐漸減少,富余人員大量出現,300多名員工相繼待崗。最終,路建公司被市場“拋棄”,成為“僵尸企業”,歷經50多年發展的路建公司即將出清重組。
為摘掉路建公司“僵尸企業”這頂帽子,在惠州市國資系統樹立“僵尸企業”成功轉型升級的典型,同時完善惠州交投集團“施工鏈條”這一關鍵性環節,2016年3月,經惠州市國資委批準,路建公司從惠州市工交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劃入惠州交投集團管理,成為惠州交投集團旗下第9家下屬企業。路建公司劃入惠州交投集團后,依托惠州交投集團“抓改革、促轉型、全布局、造鏈條”的戰略部署,按照“兵團作戰、板塊運作”“借船出海、借雞生蛋”的發展理念,明確了發展方向和轉型升級目標。通過惠州交投集團資源優勢,路建公司順利承接S119線改建工程瀝青砼路面及增設路燈等附屬工程,工程利潤達1600萬元,助力企業成功扭轉企業多年虧損的局面。此外,路建公司依靠惠州交投集團BOT+EPC、BOO+EPC、PPP+EPC等投資模式優勢,陸續承接了河惠莞高速平潭至潼湖段、惠州大道東段延長線改建工程PPP項目、韶惠高速惠龍段等項目的施工任務,未來3年的施工任務預計達到45億元,率先在惠州市國資系統摘掉了“僵尸企業”這頂帽子,加速朝著惠州市最專業施工企業目標邁進!
一、成功摘掉“僵尸企業”帽子的主要措施
(一)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摘掉“僵尸企業”帽子的決心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路建公司在改革轉型過程中,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為在公司轉型升級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路建公司及時組織黨組織進行換屆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委班子,為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提供了組織保證;二是強化理論武裝。路建公司黨委堅持“兩學一做”“三會一課”學習教育,堅持學習國資國企改革文件,堅持學習惠州交投集團《五年發展戰略規劃》,自上而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緊緊圍繞發展大局,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干事同步;三是轉變思想觀念。通過召開動員大會、座談會、宣貫會,引導全體員工打破“鐵飯碗”思維,努力摘掉“僵尸企業”帽子,努力做強做優做大主業,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四是明確黨組織核心地位。實現黨組織的機構設置、職責分工、工作任務納入企業的管理體制、管理制度、工作規范,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
(二)堅持“瘦身健體”,實現提質增效
2016年5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國有企業要加快“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以促改革調結構增強企業競爭力。路建公司借此契機,加快理清資產、降低負債率,加快企業產權重組,實現“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一是加大“僵尸企業”出清重組力度。自查、清理出一批長期停業未經營所屬企業(分支機構),依法依規辦理注銷登記,加快整合重組,確保公司深化改革輕裝上陣;二是壓縮管理層級。將公司原來8個部門精簡為6個部門,明確部門職責,健全和完善各項工作管理制度;三是增加企業注冊資本。將路建公司企業注冊資本從7659萬元增至3億元,這一舉措,不僅實現惠州交投集團資源優勢與路建公司資質、技術優勢的互補整合,而且有效提升了企業整體市場競爭力;四是加大清產核資工作力度。對公司進行專項審計,進一步理清公司財務狀況,解決歷史債務及三角債問題;五是加大項目結轉工作力度。自劃歸惠州交投集團管理以來,加大力度結轉老工程項目150個,針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加快壞賬、爛賬處理;六是加大待崗人員清理力度。全面規范企業勞動用工管理,加大待崗人員的排查清理力度,杜絕人浮于事,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三)以創新促健體,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路建公司作為基建板塊的重要一環,在惠州交投集團全產業鏈中發揮“施工鏈條”作用。在惠州交投集團的指導下,一是拓寬投資思路。按照惠州交投集團“借船出海、借雞生蛋”發展思路,路建公司參股設立了裝配式建筑材料公司,以“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為轉型發展路徑,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二是強化施工主營業務。通過多種創新模式,參與惠州交投集團項目建設。目前在建的博羅中心客運站項目正是惠州交投集團所屬企業采用兵團模式、集各家所長的方式,按照“BOO+EPC”模式推進的客運場站項目,其中路建公司承擔本項目的施工業務;三是創新施工管理模式。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合作成立項目管理公司,進一步推進公司轉型升級,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四是打造交投路建品牌。按照“增自營,杜絕掛靠”的思路,依法經營,更新各類施工機械設備,探索一條貫穿企業質量、安全、成本、信譽等管理環節的品牌建設道路。同時以項目文化引領、創新、提升管理,加快技術人才隊伍梯隊建設,特別是高技術人才、經營人才、管理人才的培訓、培養。加速企業規模化經營,提高工程質量,擴大市場份額。
(四)加快管理機制改革,夯實企業轉型基礎
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的基礎上,企業管理機制必須推陳出新,才能給企業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強化約束機制。梳理現有規章制度,切實做好廢、改、立工作,促進制度保障長效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二是建立科學人才管理機制。全面實施全員合同制,對公司發展急需的人才,除了要求待崗人員限期歸隊,還將惠州交投集團“3個30”人才培訓計劃作為人才引進新途徑,2016年以來,招聘了10名工程管理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在市國資委黨工委、惠州交投集團的大力支持下,選拔1名工程管理專家任公司副總經理,同時,組織5名優秀管理人員參加惠州交投集團“中青班”深造學習,有效提高了公司人才引進和培養水平;三是探索激勵機制,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一方面,結合項目建設需要,建立以內培和外聘相結合,以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相結合的人才培養和籌備機制;另一方面,把員工職稱與薪酬改革結合起來,鼓勵員工積極考取職稱,進一步提高公司員工專業技能,加強公司資質建設。
二、路建公司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得到凸顯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不管是轉觀念、理思路,還是抓業務、強進度,路建公司黨組織始終發揮“火車頭”作用,特別是在S119線龍華至龍門縣城段改建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加鋪和路燈附屬工程變更項目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率先垂范,帶頭掛點項目,黨委成員、副總經理擔任項目經理,積極組織精干力量,秉承路建公司開拓進取、敢于拼搏的筑路人精神,僅用了39天,就完成全部主線路面加鋪瀝青任務。
(二)企業發展方向得到明確
為加快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發展要求,路建公司一是明確“以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為目標;二是以公路、橋梁工程施工為主業,帶動工程檢測為配套業務,以市政、房建等相關工程施工為輔業,保留建設材料經營權,促進多元化發展,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大力推進公司制改造,建立董事會、監事會,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三)人力資源配置得到優化
通過各項機制的建立及培訓活動,公司在職人員,尤其是年輕專業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具有本科學歷的在冊人員比例明顯增加,人才資源配置得到進一步優化。打造了一支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建立健全了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四)企業經營能力得到提升
依托惠州交投集團的平臺優勢,路建公司積極發揮“施工鏈條”的作用,通過“走出去”主動對接潛在項目,主動適應市場競爭,通過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公司經營能力進一步提升。依靠惠州交投集團創新投資模式優勢,承接了河惠莞高速平潭至潼湖段、韶惠高速惠龍段、惠州大道東段延長線改建工程PPP項目、博羅縣城中心客運站等項目的施工任務,一舉實現扭虧為盈,成功摘掉“僵尸企業”這頂帽子。
三、成功摘掉“僵尸企業”帽子的經驗和啟示
(一)摘掉“僵尸企業”帽子,要以黨的領導為先
路建公司能夠在短時間內中實現扭虧為盈,成功摘掉“僵尸企業”的帽子,與黨組織的保駕護航密不可分。路建公司在改革轉型升級、“復活”企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始終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引導廣大員工充分認識企業改革轉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企業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行動堅決,確保各項改革順利推進。
(二)摘掉“僵尸企業”帽子,要以規劃建設為綱
思路清、目標明,才能航向準、不跑偏。習近平總書記就國企改革提出三個“有利于”重要論斷:“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在惠州市國資委和惠州交投集團的領導下,路建公司解決歷史包袱,圍繞項目立局,制定符合企業經營發展規劃,為各項工作全面鋪開、整體升溫找準切入點、把握著力點、抓好落腳點。
(三)摘掉“僵尸企業”帽子,要以制度建設為本
企業任何層面、任何領域、任何環節的改革,都應在制度框架下實施,在制度軌道上運行,符合以制度管人的本質要求。路建公司按照現代企業的管理要求,不斷探索改革,樹規立矩,建章立制,確保各項工作穩中求進。
(四)摘掉“僵尸企業”帽子,要以隊伍建設為基
“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這句話深刻揭示了人才對企業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影響。路建公司在改革轉型升級工作中,充分認識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性,在隊伍建設上做了大量工作,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在人才隊伍建設上謀良策,探索在政治上關注、在生活上關心、在精神上鼓舞、在經濟上獎勵的激勵機制。
(五)摘掉“僵尸企業”帽子,要以文化建設為魂
企業文化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倡導企業文化建設,打造惠州交投集團路建品牌,以項目文化引領管理、以項目文化創新管理、以項目文化提升管理,是路建公司發展的必然趨勢。以S119線龍華至龍門縣城段改建工程瀝青混凝土路面加鋪和路燈附屬工程變更項目為例,不僅在企業內部凝聚員工為共同的價值、理想、準則而奮斗,更是在外部樹立了企業形象,起到了宣傳作用。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在惠州市國資委和惠州交投集團的正確領導下,路建公司將拿出“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既定目標前進,開啟加快轉型、跨越提升之路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