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健體、結構優化、業務聚焦、輕裝上陣。”東莞實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波用了十六個字,來概括公司改革前后的變化。
和其他國企合并、重組不同,東實集團在此輪國企改革中,體現了“刀刃向內”的擔當:將軌道交通、科技金融等業務板塊,按資產同質、經營同類、產業關聯的原則剝離注入到其他國企。改革后,東實從一個多元化的“混編艦隊”,演變成一個具備核心戰斗力的“航母作戰群”。
面對城市品質提升的大局,借著國企改革重組的東風,東實集團上下喊出“二次創業”的新口號,踏上干事創業的新征程,豪情與干勁被徹底點燃。今年上半年,東實步伐明顯加快,城市更新、人才安居、環保產業等業務板塊捷報頻傳。在與這座城市的同頻共振中,東實集團正搶抓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新機遇。
做減法
瘦身健體 輕裝上陣
東實集團的改革,首先是做“減法”。
資產規模減小了。注冊資金從原先的約131億元減少到約54億,總資產和凈資產也只有原來的1/3左右,下屬公司數量也減少了10家。
問題是,截至2017年,東實集團的營業收入、凈利潤連續三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為何要大動干戈做“減法”?
“原先東實整體發展勢頭很好,但涉足業務領域龐雜,內部聯動性不強,管理壓力很大,所以重組很有必要。”對這次“刀刃向內”的重組整合,劉波早有預期與準備。
2012年,為了給軌道交通建設籌集資金,東實集團作為地方投融資平臺成立。其后,為了增強東實集團的融資能力,市政府先后向東實集團注入大量的市屬國有資產。為完成融資使命、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東實一方面用心經營管理劃撥的國有資產,另一方面敏銳地抓住了科技金融、環保等方面的市場先機,形成了“以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為核心,以土地開發和產業投資為主攻方向,以城市綜合運營、科技金融、環保產業、公共服務為主營業務”的“124”戰略格局。
“業務板塊越來越多,攤子越來越大。且很多業務都處于培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劉波稱,近幾年,公司高管層往往分身乏術,工作時間要精確到每一分鐘,部分下屬公司的工作會議,只能放到午餐時間邊吃邊開。
此輪國企重組整合,就是要解決市屬國企存在的功能定位不夠明晰、主業主項不夠突出、業務資源不夠集中等問題。于是,東實集團旗下軌道交通等多家涉足交通業務的公司,被合并到市交投集團;屬于科技金融領域的,則重組成為層次更高的科技創新金融集團。
做加法
聚焦主業 成效初顯
修剪枝椏,是為了讓主干更挺拔;收攏五指,是為了讓出拳更有力。東實集團的瘦身做起“加法”,則是為了瞄準城市更新等主業,舉全集團之力將其做優、做專、做強。
按照新定位,東實集團要打造成為以城市更新開發建設為主業的專業化投資運營主體。這一調整,既是市委市政府對東莞城市發展內在需求的回應,也讓東實能將更多的資源配置,投入到城市更新這一兼具戰略意義和市場潛力的業務領域。
改革的效果是明顯的。重組后,集團加大了城市更新領域的政策研究、項目拓展、人員配置、業務培訓,今年上半年捷報頻傳:在近日全市產業招商大會上集中簽約的29個重特大項目中,其中麻涌土地整備合作開發、南城智慧新城合作開發兩個體量頗大的項目由東實參與。此外,東實還獲市政府批復同意,以1.5級開發模式,實施鳒魚洲工業遺存保護和活化利用項目;在萬江、南城、洪梅、黃江、石龍等地籌劃多個項目。
成效為何如此顯著?擁有豐富城投和土地開發經驗的劉波解釋,城市更新改造是一個專業性、政策性極強的領域,項目時間跨度長、資金成本高、溝通協調難度大,在原來的模式下,集團很難有更多的資源和時間精力投入其中。“現在重要項目都有一把手掛帥親自協調推進,大量中基層骨干員工全身心投入。”劉波介紹。
當前,東莞城市發展面臨土地桎梏,存量土地開發進入新時代。“東實聚焦城市更新業務,既滿足了東莞城市發展需求,又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們將充分發揮國企優勢,牽頭組建東莞市城市更新基金,搭建開放式的資金參與平臺,推動形成市屬國有資本控股、多元股權混合的土地整備開發新格局;同時整合自身在土地開發、TID開發、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優勢,扎實推進城市更新項目。”談起公司發展前景,劉波信心滿滿。他舉例子說:“以前要費盡心思去‘挖人’,現在一些行業內數一數二的上市公司的人才會主動給我們投簡歷。一問原因,他們覺得在東莞,主業聚焦后的東實更有發展空間。”
做乘法
激情勃發 管理提升
一減一加之外,改革重組也帶來了乘數效應。這種效應,來自于改革中員工的創業激情被充分激發,企業的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起初,面對集團大瘦身,尤其是短期內資產規模較大幅度減少,部分員工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感到擔憂和迷茫。但很快,這種情緒便煙消云散。
劉波介紹,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對國企改革重組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學性進行反復論證,集團迅速將有關精神向員工傳達,以便員工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改革。同時,該公司打造了“董思薈”等活動,定期組織集團高管與基層員工面對面交流,向員工介紹集團的各項發展舉措,傾聽員工心聲。
“通過盤點公司已經和即將啟動的項目,大家感覺非常振奮。”劉波說,“現在公司上下,不僅沒有擔憂和迷茫,而且充滿了‘二次創業’的激情和干勁!”
此外,東實集團還通過“人才下沉一線,激勵傾斜一線”的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全力支持主營業務發展。譬如,擴充了部分重點下屬公司的崗位編制,調整了下屬公司薪酬激勵辦法,同時拿出部分崗位實行內部競聘,員工的積極性被進一步調動起來。
以改革重組為契機,東實還全面梳理了內部組織架構、業務審批流程、下屬企業管控制度等,圍繞各領域的問題,逐步進行調整和優化。
“改革,說到底要處理好‘人’與‘事’的關系。東實一直以來注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接下來東實將更加注重人才引進、培養和管理提升,做到項目推進與管理提升一起抓,業務發展與人才培養一起抓,階段性目標與戰略性任務一起抓。”劉波稱。這也正契合此輪國企改革的初衷之一:以推進市屬國有企業重組整合為切入點,助推其開展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等各項改革工作。
延伸閱讀
補齊人才、環保短板 提升服務城市能力
此輪國企改革,初衷是推動市屬國有資本向基礎性、公共性等關鍵領域集中,更好地發揮其戰略引領作用和服務城市功能。為此,東實集團還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人才安居、環保等具有公共服務功能的領域,承擔了一批關系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的重大項目建設、產業或園區開發運營,從產、城、人等多個領域全力推動東莞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有些擔子如果我們國企不去挑起,那就沒人去挑;另一方面,我們當時判斷環保是一個藍海市場,也是國內各地的城投公司轉型發展的方向之一。”回憶起東實涉足固廢處理等環保項目的起因,劉波這樣說道。
從2014年起,東實集團精準研判,提前布局。目前,投資7.4億元的麻涌環保熱電廠生活垃圾焚燒項目、投資1.78億元的熱電廠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等都已開始運營,實現了“填補空白”或者“市內首個”的突破。而與謝崗鎮等單位聯合啟動的東南部衛生填埋項目建設,以及即將啟動的海心沙資源環境綜合利用中心項目,作為我市重要的環保補短板項目,被寄予厚望。
高質量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人才安居,才能樂業。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東實集團組建成立了具有東莞特色、兼顧公共性和營利性的人才住房運營機構——東莞市安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我市除松山湖(生態園)外的人才住房籌集、配給和運營工作。安居公司自成立以來,廣泛搜尋各類閑置物業,進行有效的盤活整改,已完成人才房改造項目1宗,開業當天即被預訂一空;啟動項目5宗,計劃于今年共向社會提供1000套租賃型青年人才公寓,有力地改善我市人才住房品質,提升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