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日報: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東莞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作為國有企業的“大管家”,國資委如何理解“緊”“實”的重要意義?
任洪杰:又緊又實也是國資委一貫追求的作風。我們對“緊”和“實”的理解:就是要把全局意識、長遠規劃體現在、落實在每個節點、每個步驟、每項工作上,腳踏實地,一步緊跟一步,一環緊扣一環。
全局性的工作要從局部入手,戰略性的工作要重點突破。作為國資部門,落實好“緊”和“實”的要求,就是要科學排列,務實推進,堅持每年確定幾件實事、幾件具體業務,再以釘釘子的精神,抓住不放,抓出效果,爭取年年有成效,幾年出面貌。
東莞日報:過去幾年,市國資委如何推進國企改革?
任洪杰:2013年以來,在省國資委的具體指導部署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國資委準確把握把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活的節奏,抓牢夯實國企監督的各項工作,明晰產權關系,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填補預算空白,實行國有資本經管預算;明確功能定位,初步實現國有企業分類監管等工作,國資國企改革上了一個臺階。
目前,我市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3792.55億元,凈資產869.12億元,國有凈資產676.12億元,較四年前翻了一番,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企業資產狀況逐步改善,財務風險基本可控,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東莞日報:接下來,在又緊又實的工作思路下,我市國企改革準備推動哪些工作?
任洪杰:2016年,圍繞又緊又實,特別要抓好國有企業去產能和提質增效工作,并以此作為重要契機,實現市屬國資國企的創新發展。
我們要突出強調,增強市屬國有企業的主業意識、市場意識和創新意識,不斷提升國有企業資本運作和創新驅動的能力。沒有主業的企業是沒有明天的企業;沒有市場的企業是無法生存的企業;沒有創新的企業是把握不了未來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