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以來,市國資委領導高度重視,精心部署,以產權交易為重點,在開展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組織各企業認真進行自查自糾,專項工作開局良好。
一、抓好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國資委領導班子認真學習了市委辦、市府辦《關于印發佛山市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和省國資委《關于治理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領域商業賄賂工作實施方案》以及市領導在全市治理商業賄賂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研究制訂了市國資委系統治理商業賄賂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對如何抓好國資委系統治理商業賄賂工作進行了認真研究,落實了各職能科室在治理商業賄賂中的具體職責任務,明確責任。國資委黨工委還以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為契機,召開直管企業紀委書記會議,就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進行具體部署。各企業也相應召開了教育動員會,佛陶集團、中力公司等企業還邀請專家就治理商業賄賂作專題輔導報告,市公盈公司、電建集團、佛塑集團、路橋公司、中心組團建設公司等單位印發有關資料或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提高了員工對開展該項工作的認識,營造了治理專項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組織領導,制訂實施方案為了把市國資委系統治理商業賄賂的工作抓落實,市國資委成立了治理商業賄賂的領導小組,市國資委鄧向文副主任同志任組長,成員為各有關科室的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承擔治理商業賄賂的日常工作,由監察室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成立以后,組織專門力量制訂了《市國資委治理商業賄賂的實施方案》。根據國資委在全市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中的分工,認真制訂了《市國資委治理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根據市國資監管工作實際,確定了國資委系統治理商業賄賂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國有產權轉讓決策、資產評估、產權市場交易等關鍵環節,檢查制度執行情況,規范企業國有產權轉讓行為,實現企業國有產權百分百進場交易;切實糾正違反商業道德和市場規則,影響公平競爭的不正當交易行為;依法查辦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商業賄賂案件;促進產權交易機構及其它產權交易中介組織的廉潔自律,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形成治理企業國有產權交易商業賄賂的長效機制。
三、深入調查研究,開展摸底清查為了研究分析國有產權交易領域容易發生商業賄賂的主要環節及其主要表現形式,委領導帶隊深入到部分企業進行調研。摸清在產權交易領域容易發生商業賄賂行為的重點環節,及具體表現形式。從而確定了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要抓好三個“重點”,即抓好重點領域、重點人員和重點案件。重點領域即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時清產核資、評估等交易環節;重點人員是處置資產的相關人員,包括企業法人代表、經辦人員和監管部門工作人員;重點案件是指近年來職工群眾舉報的侵吞國有資產類案件。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國資委已于今年2月啟動了對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和國有企業改制監督的專項檢查,積極組織企業開展自查自糾,掌握所涉及的單位、崗位、環節、人員、資金等基本情況,并將根據檢查情況進行處理與整改。
四、加強產權監管,從源頭上防治腐敗一是進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市國資委成立以來,已經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明確市屬企業國有資產處置有關審批權限的通知》、《關于佛山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評估項目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佛山市屬國有資產評估業務委托暫行辦法》等8個國資監管的政策制度。
二是進一步構建監管體系。從明確監管目標、把握關鍵監管環節、運用得力監管手段三方面入手,構建起較為完善的產權監管體系。將國企改制、破產重組中的國有資產轉移出讓、國有產權進場交易、所出資企業的國有產權納入監管重點,牢牢把握住產權登記、產權變更轉移、國有產權收益分配三個關鍵環節,運用行政制約、法紀監督等重要手段,構建起全市國資產權監管體系的基本框架。
三是進一步嚴格資產評估。出臺了中介機構的公開招聘、資產評估、資產損失的核銷處置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對審計評估中介機構的選擇指定由公平、公開競爭擇優聘用的“游戲規則”說了算,對評審范圍的確定由新近出臺的政策法規說了算,對評審結果的核準確認由國資委和專家評委共同說了算,有效防止了國有資產的流失。2005年,市國資委共核準118家市直改制企業的資產評估項目,由于嚴格把關,通過中介評估的確認,對原企業帳面值共調增國有資產7.36億元。
四是進一步規范產權轉讓。全面推進國有產權進場交易。
五是進一步加大資本營運力度。積極探索國有企業不良資產與債務的處置方式,對改制企業已剝離的不良資產由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統一接收、統一管理,集中處置,處置收益納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賬戶。
來源:佛山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