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感謝市委宣傳部為我們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有機會與幾個兄弟委辦一起舉辦今天這場別開生面的新聞發布會。廣州市國資委成立至今還不到一年,一年中得到了兄弟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各有關媒體的熱情關注,我們表示由衷的感謝!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十五期間廣州市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
十五期間,我市國企以發展為主題,堅持“改革促發展,發展促解困”,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以股份制改造為主要形式,牢牢抓住結構調整、轉機建制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等重要環節,堅持“三改一加強”,采取“四個一批”等有力措施,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了國有經濟的布局優化和發展。
一、國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國有經濟總量不斷壯大,據報表統計,2004年底我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共有1888戶,資產總額3277.3億元,所有者權益972.3億元,2001年到2004年實現稅利666.39億元,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經濟增長速度穩步上升,2001年到2004年資產總額年均增長9.93%,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4.01%,利潤總額年均增長32.23%,實現稅利年均增長20.31%,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1.47%。預計2005年的增長幅度高于平均水平,具體數據將在近期內公布。
國企涌現出眾多“亮點”。廣州國企經過多年改革發展,不僅有效壯大了自身內源型經濟規模,而且有效帶動了我市外源型經濟協調發展。在國家統計局提供的2004年度中國1000家最大企業集團名單中廣州市屬國有企業占了17個席位;在省統計局評定的廣東省最大50家工業企業名單中廣州市屬國有企業占了6家;在廣東省社科院公布的2005年度廣東大型企業競爭力十強中廣州市屬國有企業占了3家。廣州汽車工業集團去年產銷汽車24.98萬輛,比2000年增產21萬輛,增長5.57倍,位居全國最大汽車生產企業第二位、廣東省最具競爭力企業第一位、廣東省最大工業企業排名第三位;珠江鋼琴產銷量已擠身世界同行第一,舉世矚目;在商業領域,廣百集團、友誼股份已被列入全省商貿流通系統重點扶持發展的50個龍頭企業名單;目前,正在推進的南沙臨海工業基地,以廣州汽車工業集團、廣鋼集團、發展集團、廣重集團、廣州港集團等一批國有企業及國有企業為代表參與的合資合作項目,有望成為廣州工業未來新的增長點。
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迅猛發展有效促進了我市工業化的進程,為改革開放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并且分擔了巨大的改革成本,據初步統計,僅去年一年國資監管企業共支付職工安置及離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費用約5.61億元,較好地維護社會穩定,為支撐全市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二、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十五期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提高國有經濟運行質量,促進國有資本向基礎性產業、重要產業和新興戰略產業集中,進一步增強國有經濟在重大生產力骨干項目中的影響力、帶動力和控制力。
1、引入世界一流企業參與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打造國企名牌。推動了國有經濟向汽車、鋼鐵、能源、醫藥等支柱產業、重點行業或重點領域集中,優化了產業結構,強化了基礎產業,發展了支柱產業,快速提升工業現代化水平和產業競爭力。如廣州發展集團,通過高起點引進BP公司等戰略投資者,大規模推進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電力事業,實現了公司快速發展和競爭力迅速提升,所屬的廣州控股現已成為全國上市公司20強之一。珠江啤酒集團在原有的技術合作基礎上,抓住當前國內啤酒行業重新整合的機遇,積極發展與世界第二的啤酒巨頭比利時英博(Inbev)集團的戰略合作,加快集團產權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造步伐,搭建一流水平的資金運作、技術、營銷網絡平臺,實現從技術合作到資本合作的轉變,珠江啤酒成為全國三大啤酒品牌之一,2005年啤酒產量突破122萬噸,比2000年增長73.57%,單一品牌銷量居全國同行第二位,多項經濟技術指標居全國同行業第一位,人均創稅利排名第一。
2、依托優勢企業實施先托管后重組,發揮優勢企業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對產權關系、債權債務關系、行政管理關系較為復雜的企業,實行優勢企業對劣勢企業“先托管后兼并”、“先托管后重組”等做法,加快重組力度,提高結構調整的成功率,促進了整個國有經濟的發展。廣州醫藥集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對白云山企業集團實施了“先托管后重組”,使廣州醫藥集團成為擁有兩個上市公司(“廣州藥業”和“白云山”)、三地(上海、深圳和香港)上市的大型企業集團,形成了廣州“大醫藥”的發展格局。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我市各級企業所采取的先托管后重組的成功個案已有50多戶,有力地推進了國有經濟結構調整。
3、利用優勢品牌帶動國有企業資產重組,優化資源配置。這一做法在商貿領域尤為突出,2001年以廣百和友誼為龍頭對商業系統進行了大重組,其中以改制后的廣百股份為龍頭,對市屬國有商貿流通領域的147個獨立核算企業和200多家批發、零售、倉儲運輸經營網點進行重組,經過三年多時間的有效運作,廣百集團營業額從2001年的70億元發展到2005年的近百億元,形成了以百貨零售業為主導,連鎖、倉儲、物流配送并舉的發展局面。2005年又以酒店業的花園酒店和中國大酒店、旅游業的廣之旅、副食品行業的皇上皇等優勢品牌為龍頭,組建了廣州商旅航母——嶺南(國際)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以專業連鎖經營模式為基礎、集“住、食、行、游、購、娛”于一體、“一個主體,三個支撐”(即以酒店業為主體,旅游觀光、商貿食品加工、食品物流配送為支撐)的大型企業集團,極大地增強了我市商貿旅游業的競爭力,為我市商貿旅游業參與國際競爭奠定了基礎。
4、實施工貿一體化促進國有資產重組,實現強強聯合。十五期間,在2000年組建輕工工貿集團的基礎上,按照工貿一體化思路,推進了廣州紡織工業集團公司與廣州紡織品進出口集團公司的重組,組建了廣州紡織工貿集團,實施“以貿帶工、大貿精工”的發展戰略,開創了全國外貿系統國有企業改革的先河。
三、股份制改革有序推進
十五期間,我市按照“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了規范的公司制改革。
1、引進戰略投資者提高股份制改造水平。廣重集團引進德國海瑞克公司合作生產地鐵盾構機,2003年進一步與東方電氣合作開發核電站核島主設備、加氫反應器和大型發電機組等,使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經營檔次大幅度提高;醫藥集團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對王老吉和潘高壽兩個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不僅引來了資金,也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境外的市場網絡,完善了公司治理結構,促進了企業的大發展;2005年汽車工業集團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順利完成了我市歷史上涉及資產規模最大的股份制改革,為謀求更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2、審時度勢推進股權分置改革。根據國家股權分置改革有關文件精神,廣州控股積極參與全國第二批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率先完成股改工作。在此基礎上,按照“積極、穩妥、有序”的原則,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穩步推進了面上股權分置改革,廣州浪奇、廣州友誼、東方賓館、穗恒運順利完成股改。目前,我市已完成股改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占全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61.08%,進度快于全國水平。
3、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改革新途徑。2005年市國資委首次實現出資人招商,在日本和德國招募境外戰略投資者參與廣州市國有企業改革改組,共推出10多個監管企業的30多個國有產權轉讓、改制融資項目,促進了監管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廣泛接觸?!胺褐槿鞘鞘挟a權交易論壇”的成功舉辦進一步推動了區域內政府層面的產權交易市場建設與溝通,建立了泛珠三角省會城市產權交易機構的溝通機制,開通了泛珠三角省會城市產權交易信息服務平臺,為產權交易信息披露、跨地區產權交易創造條件。論壇上推出了102個產權交易項目,有31個項目達成了交易意向,涉及資產總額高達114億元。2005年底,以廣州產權交易所為主要載體,50多個招股項目在產交所公開發布,標志著長效國企招股推介平臺正式啟動。越秀集團結合資本運營推進資產重組,將屬下的部分優質資產進行分立重組,組建越秀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順利實現上市,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房托基金。
四、國資監管體制不斷創新
為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根據國家和省、市的有關規定,2005年2月2日廣州市國資委正掛牌成立,市政府授權市國資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將分散在幾個部門的市屬國有資產的監管職能劃入國資委,結束了過去廣州市國有資產由多個部門分散管理的局面。國資委成立以來代表市政府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緊緊抓住財務監督、業績評價、資產重組、產權制度改革、監管制度建設等主要環節,重點推進六方面的工作(以制度建設為主要內容,初步建立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系;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全面促進國有經濟發展;以股份制改造為主要形式,有序推進國企改革;以經營業績考核為手段,初步建立了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以財務監督為重點,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監管;以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為屏障,有效保護國有資產安全),進一步優化了國有經濟結構,推進了產權多元化,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國有經濟在支付了巨大的改革成本、基數大、保持多年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仍獲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長。據快報統計,截止到2005年底,27戶監管企業盈利的23戶,盈利面達85%,資產總額2215.02億元、利潤總額99.65億元、所有者權益557.07億元,分別增長了8.3%、6.9%和4.5%。目前國有資產授權經營機構的監督體系不斷完善,初步建立了一套以“三個制度、兩個平臺、一個規范”為主要內容的新體系?!叭齻€制度”是指實行獨立董事制度、外派監事制度和外派財務總監制度;“兩個平臺”是指建立財務監督平臺和激勵約束平臺;“一個規范”是指規范國有產權交易行為,對國有企業產權交易的監督從內部監督逐步走向外部監督。至目前為止,14個授權經營機構共聘請了33名獨立董事,從政府有關部門抽調、社會公開招聘等形式共派出了11個監事會和14名財務總監,外部監督機制的作用已得到初步體現,提高了監管效率,走出了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國有資產運營監管的新路子。
五、“十一五”設想
目前,我市國有企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正在抓緊研制之中,總體思路是全面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方針政策,以促進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為出發點,以國有經濟發展為主題,著力結構調整和重組改制,著力監督管理體系完善,著力企業自主創新,進一步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推進國企產權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有經濟運行質量。
一是增強國有經濟在重要生產力骨干項目中的帶動力、控制力和影響力,重點是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強化國有經濟在汽車、裝備制造、能源、基礎設施等產業中的龍頭地位;加快醫藥產業,尤其是在生物醫藥和中成藥領域發展,增強國有經濟在醫藥產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商業貿易和酒店、旅游、飲食服務業的重組,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二是加快國有大中型企業股份制改造步伐。充分發揮廣州市場容量大、國際化程度高、產業配套能力強的優勢,以產業鏈為依托,吸引國際一流的跨國公司、中央企業、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等戰略投資者參與改制,不斷提高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水平。
三是加強企業內部整合,不斷提高經營和管理效率。探索“三三制”(即橫向主營業務原則上不超過三個、縱向產權鏈條不超過三層)的企業內部結構模式,加快非主營業務的剝離,壓減管理層次,促進國有企業的資金、人才和技術等各種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營業務集中,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集中效應”和大企業集團的“集成效應”。
四是加快推進老城區工業企業的“退二進三”工作。對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通過易地搬遷改造獲得充足的發展空間和條件,并逐步形成醫藥、機電、紡織、化工和橡膠等專業化生產基地;沒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則就地關閉,退出第二產業,用以發展第三產業。五是加強自主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采取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健全技術開發體系、與國內外著名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創新聯盟等措施,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和效率。汽車、醫藥、裝備制造、能源等重點產業,要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從事紡織、輕工、食品、商貿等傳統產業的企業,要加大先進適用技術的改造和應用,提高技術水平,實現產業升級。
“十五”期間,廣州國有經濟譜寫了輝煌的篇章?!笆晃濉蔽覀儗⒗^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發揮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帶動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轉型和構建和諧廣州做出新貢獻。來源:廣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