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國資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認真落實肇慶市委、市政府各項部署要求,堅持改革任務導向,錨定改革中心任務,蹄急步穩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向改革要動力、向市場要效益,在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推動企業突出主業、聚焦實業,改革現代企業用人機制上下功夫,真抓實干,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國資國企的責任與擔當。
肇慶國資大廈 強化黨建引領,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作為破解難題的“金鑰匙”。一是創新開設“國資大講堂”。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定期邀請實業界、法律界、高等院校等行業資深人士專業授課,多維度提升各級企業領導班子成員的政治素養、專業知識、領導能力和業務水平,目前已開展14期。二是打造“肇慶國資”全媒體宣傳矩陣。成功打造“肇慶國資”全媒體宣傳矩陣和品牌形象,隨著服務保障民生能力的不斷提高,讓“肇慶國資,在您身邊”深入每一位市民心中。三是創新開設“一把手”訪談專題欄目。鞭策企業“一把手”發揮定思路、抓落實、穩推進、見實效的關鍵作用,目前已開展15期。四是制作全市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宣傳片。進一步鼓舞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激情,以強有力的領導打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匯聚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
“國資大講堂”系列講座 堅持市場導向,扭住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牛鼻子”,推動三項制度取得新突破 不斷促進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形神兼備。一是制定《肇慶市市直國資系統直管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暫行辦法》《肇慶市市直國資系統直管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若干細則》等制度文件,創造性地引入“考核等次薪酬調節系數”,引導經理人不斷在經營管理、制度建設、技術發展方面探求創新。二是印發《市直管企業屬下企業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的工作方案(試行)》《市直管企業屬下企業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指導意見(試行)》,指導企業制定《董事會向經營層授權事項清單》,確保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職權有效落實。三是大膽開展職業經理人選聘工作,以二級企業肇慶市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為試點,采用“全體起立、公開競聘、擇優坐下”的方式,成功選聘4名職業經理人,企業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肇慶建工職業經理人簽約儀式 不斷推動三項制度改革走深走實。一是建章立制,堅持制度先行,制定《肇慶市國資系統國有企業管理崗位內部競聘上崗的實施方案》,指導企業全面建立公開招聘、市場化選聘、內部競崗、末位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機制,面向社會開放31戶二級以下企業領導班子崗位,市場化選聘60個直管企業中層管理崗位。二是靈活機制,始終堅持“激活存量、引進增量”原則,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遺余力培養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下屬企業集團之間開展交叉輪崗、競爭上崗等工作,綜合社會招聘、內部競崗、組織任用等多種方式選配中高級管理人才,堅決打破“近親繁殖”現象。三是建立起外部董事人才庫,通過公開招聘、定向推薦的方式,向社會公開選聘了50名外部董事候選人,人選分別來自有國有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介機構和上市公司,其中,教授(正高級)2人,副教授(高級職稱)17人;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18人。 肇慶國資系統面向全國選聘中高級管理人才 深耕主責主業,重點培育混改企業,促進經營發展提質增效 一是主動謀劃全產業鏈布局。正全新打造新能源材料、黃金水道、國儲林、現代農業4條全產業鏈,狠抓支柱產業壯大和產業鏈水平提升,深入實施“鏈長制”,通過變革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不斷釋放國有經濟發展潛力。二是重點培育混改企業。廣東羚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羚光公司”)已于2012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于2014年6月成功掛牌新三板,目前正朝著上市公眾公司全力進發。2020年至今,羚光公司新獲得9項發明專利授權,6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項技術發明獎,6項國家、省、市政府部門頒發的榮譽資質。截至2021年底,資產總額6.86億元,較2019年增長 172.22%;營業收入2.64億元,較2019年增長21.66%;2022年1至6月,實現營業收入2.811億元,同比增長158%,混改成效顯著。三是堅持大財政、大國資工作格局,努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下屬企業國聯公司成功發行3億美元境外債,利率2.68%,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地級市國有企業“首單雙投資級債券”“歷史最低發行利率”“無抵押綠色可持續債券”三大突破,累計為肇慶市經濟建設提供469.9億元融資支持。 羚光公司工藝工程師演示高精密轉移涂布機 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引領國有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降本增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全部完成。全面完成全民所有制企業公司制改制,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11,916人,國有企業職工“三供一業”分離移交11,704戶,出清處置“僵尸企業”206戶。二是加強國資國企制度建設。指導下屬企業全面完成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管理;依法依規向所出資企業委派董事(監事)或提名董事(監事)人選,通過董事(監事)體現出資人意志。配齊總法律顧問、財務總監,對“三重一大”事項開展全過程監督,對重大事項、重要情況、重大風險和違法違紀違規行為實行“一事一報告”。三是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開展內部整合推動資源向優質企業聚集,完成旅游板塊、公路板塊、公汽板塊整合,做強主業、降本增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肇慶市國資系統總法律顧問及財務總監工作會議 改革成效
肇慶市國資委以積極主動態度和改革創新思路不斷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在重點項目建設、人才隊伍優化、產業結構布局、監管能力提升、企業活力激發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肇慶市直國資系統企業資產總額523.9億元、較2019年增長37.42%,負債總額343.3億元,較2019年增長18.92%;營業收入42.8億元,較2019年增長20.97%;實現利潤14.2億元,較2019年增長96.67%;凈利潤10.46億元,較2019年增長92.98%;凈資產收益率6.07%,較2019年增1.52%。2022年一季度,監管企業實現營收10.4億元,同比增長27%;上繳稅金4億元,同比增長4.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