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政治、經濟、貿易等環境日趨復雜的新形勢下,把在全國經濟體量中占相當大比重的國有企業的生產力釋放出來,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學習借鑒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積極打造涵蓋不同股東、管理層、企業員工以及社會公眾的國企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或許是全面釋放國企各方活力、動力的有效途徑。
在當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中,需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鼓勵地方發揮首創精神,結合各地實際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實現“自上而下的改革與自下而上的改革”有機結合,用頂層設計確保改革的正確方向,用地方摸著石頭過河為全國改革提供先行經驗。
國企改革正在積極探索從制度上實現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有機統一,發揮好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兩個優勢。這是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也是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根基。
⊙彭海斌
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會議強調,要牢記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機遇,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城市范例。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經濟特區深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被賦予了新使命。
作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圳國資國企綜合改革早在2018年就被升格為“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被國家賦予了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的重大使命。針對改革實踐中存在的資源配置“盲動”、改革舉措“碎片化”、改革政策“一刀切”、國資監管“一放就亂、一管就死”以及國企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弱化、虛化、淡化等亟待破解的難題,深圳國資國企正在以“打造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為突破口,堅持國家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精神結合,綜合施策,尋求深化國企改革的新突破。
國有企業應理直氣壯地做強做優做大
在2016年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國資國企作了明確的定位,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有企業要做強做優做大。
過去幾年,由于一小部分國企片面理解“做強做優做大”,一味為了做大而盲目擴張,市場上出現了“國進民退”的聲音,而單項試點、單兵突擊的改革,也造成了國資國企改革落后于社會預期的局面,一些人甚至對國有企業應不應該做強做優做大、能不能做強做優做大產生了疑問。
事實上,國有企業一直發揮著穩定經濟壓艙石的作用,在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實施國家重大戰略、支持國防現代化建設、保障能源資源安全、精準脫貧攻堅、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國有企業都發揮了頂梁柱作用。沒有國有企業,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等領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在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多種所有制經濟體的共同努力下,過去40年,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創造了奇跡,在經濟發展至當前體量的新形勢下,我們要在未來40年保持中高速、高質量發展,更需要像十一屆三中全會時釋放農民的生產力一樣,把在全國經濟體量中占相當大比重的國有企業的生產力釋放出來,把國有企業的活力釋放出來、動力激發出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前我國正在“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根據《政府工作報告》部署,2019年“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降稅力度這么大,我們的底氣從何而來?規模龐大、效益有巨大提升空間的國有企業,就是我們的底氣。
截至2018年,全國國有企業超15萬家,擁有4000多萬在崗職工,資產總額為178.7萬億元,上繳稅費約占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增加值約占全國GDP的七分之一。但是,2018年,國有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僅為3.9%,中央企業為5.6%,地方國有企業更只有2.7%,國有企業運營效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178.7萬億元的國有資產總額,資產回報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回報就能增加1.78萬億元,2018年全國稅收總收入是13.8萬億元 ,粗略計算,國有企業資產回報率增加1%差不多就相當于全國稅收增加10%。國有企業經營得越好,稅收調節空間就越大。
此外,從2017年11月開始,我國就啟動了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彌補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的試點,在今年降低社保費率、減輕企業負擔的背景下,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已決定今年內將有關試點全面推開,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10%國有股權,劃轉至社保基金會和地方相關承接主體,讓其作為財務投資者,依照規定享有收益權等權利。
可以說,理直氣壯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是國有企業肩負的重要使命,是發揮國有企業穩定經濟壓艙石作用的需要,也事關國家現代化進程和全體人民福祉。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近幾年,深圳加快了國資國企改革步伐,圍繞“服務城市運營和社會民生”“服務科技創新這一城市核心競爭力”以及“服務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三大基本功能定位,積極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打造利益共同體 激活國企發展潛力
在國際政治、經濟、貿易等環境日趨復雜的新形勢下,把在全國經濟體量中占相當大比重的國有企業的生產力釋放出來,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那么,激發和釋放國有企業的生產力的有效途徑是什么?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指導下,學習借鑒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積極打造涵蓋不同股東、管理層、企業員工以及社會公眾的國企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或許是全面釋放國企各方活力、動力的有效途徑。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歷程可以發現,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和突破,原始動能則來自包產承包把農民的生產力釋放了出來。未來我們的潛能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潛能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的國有企業;另一個是還沒有走向市場、釋放動能的科學家團隊。
國有企業潛能怎樣才能得到釋放?只有把最微觀主體的利益,即國有企業員工的利益和企業捆綁在一起,把國有企業變成一臺自我激勵的“機器”、一個充滿活力的法人,能夠參與市場競爭,才有可能實現國有企業的轉型和升級。
產權改革是打造國企利益共同體的首要舉措。產權制度是經濟制度的核心,決定著一個社會的生產、交換和分配的基本規則。產權制度的改革在當前階段的表現形式為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在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中,國家將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重要突破口。
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中央層面也許涉及整個經濟結構、開放、民營資本等等的調整,但到了省市一級,特別是城市國有企業一級,產權制度的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很重要的就是激發微觀主體的活力,以產權為紐帶,資本參與分配,把員工和核心骨干團隊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深圳通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進優秀民企、外企、國企管理層和核心骨干等各類主體,使國企在產權層面實現主體多元、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較好地釋放了國企發展的活力和潛力。
比如,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管理層和核心骨干持股”,由一家僅有30人的轉制科研院所,迅速發展成為綠色建筑行業的知名上市公司,上市后國有資本增值近10倍。深圳市特發物業管理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員工利益與企業有機捆綁,企業經營活力強勁迸發,近2年企業凈利潤分別實現130%和70%的增長。
打造國企利益共同體,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讓勞動參與分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勞動是財富之父,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勞動力數量增加重要得多。承認人力資本的資本屬性,就必須讓勞動參與分配。
縱觀國內外,一流企業提供一流薪酬、吸引一流人才、創造一流價值、鞏固一流地位,不斷形成和鞏固企業精英文化,這種良性循環是百年老店和企業新星做強做優的重要法寶。人才是企業的核心資本,把好選人用人關,就牽住了國企改革的“牛鼻子”。
深圳市國資委按照國家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體制機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充分調動國企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特別是,全面推進長效激勵約束改革,向直管企業下放二級企業長效激勵審批權,2017年累計開展8家直管企業長效激勵約束工作,力爭在2019年實現直管企業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建設全覆蓋。
通過建立市場化的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實現高度授權、充分賦能、收益共享,可以讓激勵約束機制改革實現產權改革的效果,培養企業全員出資人精神。比如,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通過建立跟投機制、加大收益分享等方式,推動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的有機統一,極大激發了員工做大增量的積極性,成就了公司創立20年創投業務年均回報率40%的優異業績,連續多年位居本土創投機構第一名。
打造國企利益共同體還有一個關鍵環節是法人治理結構。構建內部董事、專職外部董事和兼職外部董事合理搭配、規模適中、專業互補的董事會,各董事由出資人按出資比例委派并接受出資人的監督。盡管代表不同股東的利益,但各董事按照求最大公約數、畫最大同心圓的原則,就能締結各股東之間的利益共同體。
另一方面,國有資本一定程度上都是委托代理制,委托代理制一般要求不能將董事與經理人作為同一性質的人員來選用、考核、激勵和約束。國企董事由出資人委派,但對于國企經理人,應通過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實行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主要用市場業績來檢驗其履職情況,確保國有資本高效經營。
近兩年,深圳市國資委開展了3家直管企業和12家中小企業經營班子整體市場化選聘試點。2018年,全面啟動中小企業經營班子整體市場化選聘工作。到2020年,包括直管企業在內的各級商業類企業經營班子將基本實現市場化選聘。
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精神相結合
破解改革“一刀切”
我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一條寶貴經驗是,堅持把自上而下的改革與自下而上的改革有機結合。在我國國資國企改革歷程中,這一經驗至今仍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加強了對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構建起“1+N”國資國企改革制度體系。國家層面的“1+N”制度體系,具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側重于對中央企業的改革指導,這可以從“1”中對國企的功能定位、類別劃分、結構調整與重組等要求和許多“N”中配套文件的名稱看出;二是側重于對全國國資國企面上改革的宏觀整體性規定。
考慮到我國是個大國,國家頂層設計一般難以完全覆蓋各地局部性改革、階段性特征的差異。因此,在當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中,需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鼓勵地方發揮首創精神,結合各地實際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實現“自上而下的改革與自下而上的改革”有機結合,用頂層設計確保改革的正確方向,用地方摸著石頭過河為全國改革提供先行經驗。
深圳推進新一輪國企混改工作和員工持股改革的做法,較好實現了國家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精神的結合。
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質是為國企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筑牢產權基礎,是國家確定的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開鑼戲、重頭戲和突破口。按照國家的頂層設計,混改工作要試點先行、限制數量。比如,在中央企業層面,2016年、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兩批次分別選擇9家和10家企業開展試點;各地省屬企業按照國家要求,將混改試點企業數量限定在10家。
深圳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啟動較早。1994年,深圳就開始混合所有制改革。2002年至2004年,通過國際招標招募,為深圳市水務集團、燃氣集團、能源集團、巴士集團等市屬企業引入法國威立雅集團等外企、華能國際電力股份公司等央企和新希望集團等知名民企,開創了國內城市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類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河,在全國引起較大反響。
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比重已到達75%,深圳已經走過了試點探路、以點帶面的改革階段,完全具備全面鋪開的基礎和條件。
2017年,深圳市國資委按照國家改革精神,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2018年至2020年混改三年行動方案,提出“不再試點、應改盡改”,分類分步、一企一策全面啟動系統內商業類企業混改工作,重點推動200多家具備條件的單一國有股東企業開展混改工作,力爭到2020年商業類企業基本實現混合所有制。
員工持股改革是打造國企與員工利益共同體、培育員工出資人精神和主人翁意識的重要途徑。2016年8月,國家出臺《關于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對試點企業條件、試點企業數量、入股員工范圍、個人持股比例等進行了規定,這是國家針對全國國企整體情況作出的制度設計。
深圳在早期開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企業整體上市和設計長效激勵約束機制中,同步探索了管理層和核心骨干持股改革,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員工持股經驗。在新一輪國企員工持股改革中,深圳市國資委依法依規探索改革突破。
在制度設計上,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促進發展的實施方案》,對深圳開展員工持股改革新探索作出原則性規定,在試點企業范圍、試點企業層級、持股對象、持股比例等方面進行探索和放寬,積極為全國員工持股改革積累經驗。
總之,改革創新往往是沒有先例的,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大致明確方向后不斷探索出來的。地方國資國企改革特別需要堅持國家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精神結合,從實際問題和現實需求出發,真正把改革落準落細落實。
國企黨建如何與公司治理有效融合?
當前,國企改革正在積極探索從制度上實現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有機統一,發揮好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兩個優勢。這是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也是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這為國有企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關于國企黨建工作,社會上存在諸多雜音。有的人把國企黨建和現代企業制度對立起來,認為西方企業創立了現代企業制度,西方企業沒有黨組織也可以搞好,質疑中國企業設立黨組織的必要性;有的人把國企黨建和市場化改革對立起來,認為國企黨建拉長了決策鏈條,影響了運作效率,不利于企業市場化改革;有的人則把國企黨建和企業經營發展對立起來,認為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加強黨建并不創造經營效益,黨建工作可有可無。
這些觀點都是極為片面且不符合中國實際的,歸根結底是沒有擺正黨的領導和國企改革發展的關系,沒有認清兩個“一以貫之”的深刻內涵。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因此,國有企業改革不是要建立一般的現代企業制度,而是要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集中體現了黨組織政治優勢與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優勢的有機結合。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核心在于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能夠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揮市場化體制機制優勢,可以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確保國有企業在深化改革過程中方向正確并不斷取得成效。
兩個“一以貫之”要求我們在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上堅持黨對國企的領導,最關鍵的是怎么操作。深圳做了一些探索,在全國率先推行兩個“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即推行直管企業黨委書記和董事長“一肩挑”,壓實企業黨委書記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職責。同時,為破解同級監督難題,創新推行企業紀委書記兼監事會主席模式,實現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兩個“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從組織上實現黨的領導與公司法人治理有機融合,不僅提高了決策效率,還有效整合監督資源,降低監督成本。
目前,深圳市直管企業全部實現董事長兼黨委書記、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監事會主席,專職黨委副書記進入董事會,黨的領導在公司治理體系中有效加強。
作為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深圳國資國企在服務國家戰略和特區開發建設中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式成長。深圳自1979年建市至2018年間,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萬倍,年均增長速度高達22.4%;同期深圳市屬國資以年均28.7%的速度實現了總規模增長1.9萬倍。2018年,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突破3萬億元大關,達3.1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9.2%;凈資產突破萬億元大關,達1.1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3.7%;利潤總額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74億元,同比增長16.4%;實現營業收入5000億元,同比增長23.5%;上繳稅金923億元,同比增長26.8%。在全國37個省級監管系統中,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排第5位,利潤總額、凈利潤、成本費用利潤率均排第2位。
深圳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建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有力證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國資國企工作重要論述是完全正確的,充分印證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本完全可以做強做優做大,更加凸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優越性。
(作者系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曾任深圳市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