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規范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統計報送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部署與要求,現公布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我委)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涵蓋的數據統計期限是從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我委門戶網站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聯系(地址:廣州市天河路45號之六;郵編:510075)。
一、工作概述
2017年,我委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的通知》(粵辦函〔2017〕259號)文件要求,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強化組織領導,緊密結合我委工作實際,突出重點,狠抓落實,通過升級門戶網站、設置信息公開欄目、拓展信息公開渠道等一系列方式,進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創新信息公開形式,嚴抓信息公開質量,積極提高我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扎實有序地推進我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7年,我委通過門戶網站主動公開信息共2299條,其中國資要聞信息151條,企業動態信息1584條,地市國資信息105條,黨風黨建信息255條,政務公開信息162條,其他信息42條。同時,我委設立了“重點信息公開專欄”和“政務公開”兩個重點專欄,將所有政府信息進行分類公開發布。同時,充分發揮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傳播國有企業信息的作用,與《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州日報》及廣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進行長期合作,及時向其提供全省國資監管重大事件信息,接受媒體采訪,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全年通過新聞媒體共公開信息93條。
三、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完成情況
根據《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我委主要負責推進完成了以下七項工作:
(一)公開國有產權交易、增資擴股項目信息,推動產權交易機構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我委已在省政府“一門式”門戶網站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模塊公開國有產權交易、增資擴股項目信息,并積極參與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的整合統一工作,進一步修訂完善國有產權交易制度和流程,統一信息技術標準和數據規范,實現國有產權交易全流程公開透明和資源共享。我委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現平臺對接,通過平臺對接在統一的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上設立國有產權交易分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并與省網上辦事大廳互聯互通,將國有產權交易過程中產生的交易信息,通過省政府網站——省公共資源交易數據共享平臺及時向社會公開。
(二)公開省屬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等信息。我委在外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欄目中不定期公開省屬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和經濟效益指標等重大變化事項等信息,在外網“經濟運行情況”欄目中公開每個月省國資監管企業經營情況,每個月印發《廣東省國資監管企業運營月報》下發各業務處室,并在每個季度向省府辦公廳報送《廣東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動態》。
(三)公開省屬企業生產經營、業績考核總體情況、改革重組結果等信息。我委在外網“國資監管”欄目中的“企業動態”欄目公開了省屬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每天更新19家省屬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時讓公眾了解我委所監管的省屬企業工作動態,我委于2017年11月在“五公開”的“結果公開”欄目中公開《2016年度廣東省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等級企業名單》,并在“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公開交通集團、聯合電服、南粵交投重組情況,公開航運集團結構調整與重組專題研討會等改革重組相關信息。
(四)公開省屬企業負責人重大變動、年度薪酬信息。我委在外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欄目中的“企業領導人員任免信息”欄目不定期公開省屬企業負責人重大變動,并按相關部門要求,在2017年1月公開《省屬企業負責人2015年度薪酬情況》。
(五)公開省屬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重點工作情況,制定推進省屬企業信息公開指導意見。我委在外網首頁開設“廣東國有企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欄目,截止2017年12月31日,21家省屬企業2016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已全部發布,實現省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全覆蓋目標,并提供相應下載鏈接地址。我委于2017年4月下發《關于推進廣東省屬企業信息公開的指導意見》(粵國資辦〔2017〕10號),并指導企業做好信息公開試點工作。
(六)推進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信息公開。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委已實現全省682戶國有特困企業脫困,包括省屬企業完成220戶,地市完成462戶,完成省下達督查任務(粵府〔2017〕16號文確定2017年脫困目標委250戶)的272.8%,相關信息已報有關部門。
(七)關注企業投資負債等方面輿情,制定相關辦法防控風險。我委于2017年12月下發《關于印發<廣東省省屬企業加強債務管理嚴控債務風險暫行辦法>的通知》(粵國資財務(2017)11號),并在我委外網“政策法規”欄目中進行相應公開。
四、“五公開”和政策解讀信息公開情況
根據省府辦公廳文件要求,我委設立“政務公開”欄目,下設“五公開”和“政策解讀”等欄目,通過“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要聞轉載”等欄目,即時傳達國務院國資委、廣東省政府及各大相關媒體對國務院近期出臺的重要政策文件的解讀。2017年全年共轉載發布最新政策熱點信息569條。所轉載的政策解讀信息內容緊貼時政,涉及范圍廣,全面而又深入地解讀了國企改革新政、僵尸企業、員工持股等人民關注熱點問題。
五、建議提案辦理結果公開情況
我委在外網“五公開”欄目的“結果公開”中公開了四件政協提案辦理結果:《關于政協第十一屆廣東省委員會五次會議第20170853號提案答復的函》《我委關于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026號代表建議答復的函》《關于政協第十一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20170733號提案答復的函》《廣東我委關于廣東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399號代表建議答復的函》。
六、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公開信息情況
我委注重新媒體的傳播運用,2016年7月6日,“廣東國資”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至此,“廣東國資”微信公眾號已成為全省具有影響力、輻射力、號召力的政務公眾號之一,成為宣傳展示廣東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成效、成果的重要平臺和窗口?!皬V東國資”微信公眾號秉承“報道廣東國資系統發展動態,宣傳廣東國資系統改革成就,助力廣東國資系統改革發展,傳播廣東國資系統正能量”的運營宗旨,“廣東國資”微信公眾號自上線以來至2017年12月31日,關注量達11164人,共推送信息1163條,其中推送省領導、委領導調研信息共141條,開設“國企榮耀”欄目,推送省屬企業獲獎信息131條,獎項、榮譽范圍涵蓋經營、管理、科研等各個領域,獎項級別包括國際、全國、省市等各個層次。重點策劃推送系列專題報道共8期158篇,專題報道主題涉及:全省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反腐倡廉工作座談會、國企創業創新先進典型材料、國企改革回顧與展望、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砥礪奮進廣東新國企、省屬企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等。
2017年10月26日,我委向機關處室、省屬企業、地市國資委印發《廣東我委微信公眾號運行管理暫行辦法》(粵國資辦〔2017〕19號),我委公眾號攜19家省屬企業公眾號一同加入南方+等權威移動客戶端平臺。
七、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及咨詢受理情況
2017年,我委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5件,5份屬于來件申請,20份屬網上申請,皆已依法予以答復。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我委了解、咨詢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約524人次數。通過門戶網站接收信訪類信息252條,問政類信息55條,絕大部分已按程序受理,其余信訪與問政信息按屬地管理、部門職能分工或國有資產分級管理等原則不應由我委受理的問題,已向信訪者、問政人解釋說明。其中,在“廣東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系統”收到依申請公開20份,皆已依法進行答復,并予以公開相關信息,未向申請人收取任何費用。
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17年,我委收到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1件,行政復議結果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未發生與我委信息公開有關的提起行政訴訟案件。
九、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情況
本年度收到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分為兩類,來件申請和網上申請,我委未產生依申請公開信息關行政經費支出,亦未向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人收取任何費用。
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7年以來,我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和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仍存在政府信息公開內容不夠豐富、信息更新不夠及時全面等問題。我委將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改進2018年工作:
(一)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強化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按上級文件精神,領導小組將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統籌推進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二)完善工作機制建設。逐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審核和考評機制,明確責任,督促信息公開工作具體落實到人。調動委內各相關業務處(室)及省屬企業工作積極性,形成聯動機制,協力做好2018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三)完善信息公開制度規范。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省政府下發的《2018年政府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制定《廣東我委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及分工》,梳理完善2018年我委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目錄。
(四)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和“五公開”專欄信息公開。加大“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和“五公開”專欄信息公開力度,創新公開形式,豐富信息內容,暢通公開渠道,增加更新頻率。
(五)優化信息公開渠道。進一步升級優化我委門戶網站信息公開渠道,拓寬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發布渠道,加強與群眾的溝通互動,堅持多種形式傳播國資國企正能量。
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8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