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他走進企業展廳、總裝車間、電池生產車間等,了解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進展情況。在廣汽研究院,習近平仔細察看智能網聯實驗室、模型設計實驗室等,并同科技人員、企業家、職工、外資企業代表等交流。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這是12日下午,習近平在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這是12日下午,習近平在廣汽研究院同科技人員、企業家、職工、外資企業代表等親切交流。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在電池、電機、電控核心技術等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該公司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27.1萬輛,同比增長126%。廣汽集團是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2022年汽車總銷量243萬輛,總營業收入5135億元,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186位。
廣汽集團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方面的顯著成效,源于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廣汽集團正在聚焦賽道轉換、動能轉化和發展轉型三大主軸,為在2030年實現“萬億廣汽,世界一流”目標而努力奮斗。今天,小新邀您一起,探訪廣汽集團的高質量發展新實踐——
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 加快賽道轉換
對于汽車產業來說,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新動能是最為關鍵的抓手。
一方面,在高質量發展中激活傳統產業舊動能,加快傳統優勢產業升級,不斷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要提質,一以貫之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要出新,不斷推出更好滿足人民需求的智能新能源汽車產品和服務;要綠色,著眼碳中和推進產品、制造和消費的全面綠色轉型。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育新產業的新動能。充分依托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模式,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的高級生產要素為支撐,推動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加快賽道轉換方面,廣汽重點做四件事情。
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效果圖
技術變革。廣汽埃安聚焦EV+ICV,廣汽傳祺產品全面XEV和ICV轉型,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等合資品牌加速混動化和新能源轉型,培育氫能市場。
品牌向上。深刻把握智能新能源汽車產品消費需求與趨勢,穩步推進品牌高端化。其中,廣汽埃安已形成Aion + Hyper雙品牌矩陣,目前正在深度謀劃國際布局,全力推動IPO進程,力爭到2030年成為世界領先的新能源品牌。
強鏈延鏈。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網聯軟硬件,以高質量發展構建產業韌性。一方面,廣汽集團從傳統部件穩鏈轉向新能源、智能網聯強鏈、延鏈,著重打造高科技、高附加值核心零部件,推動成熟產品中性化、外延式發展。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合資合作、投資并購等組合方式,實現對關鍵零部件的技術安全可控。
綠色低碳。廣汽集團以 “GLASS綠凈計劃”為引領,加強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全面推進“降碳”“零碳+負碳”等低碳化舉措,確保2050年(挑戰2045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包括提高智能新能源及節能汽車占比、打造綠色供應鏈、制定綠色采購標準、建設零碳工廠、提供回收方案、投資清潔技術等措施。
瞄準新生態新增長極 加快動能轉化
廣汽集團積極進軍能源及生態服務領域,賦能主業發展。相繼啟動電池研發試制線建設,成立廣汽能源科技公司、電驅動公司銳湃動力以及動力電池公司因湃科技。加速構建“鋰礦+基礎鋰電原料生產+儲能與動力電池生產+充換電+電池回收+儲能”縱向一體化的新能源產業鏈布局,降低產業鏈成本,實現新能源產業鏈整體安全可控,提高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同時,廣汽集團持續提升用戶運營和軟件服務能力,致力于打造“客戶直連、客戶直服、客戶直營”的新型營銷服務模式,不斷提高用戶黏性。積極探索和挖掘未來軟件增值服務。
此外,廣汽集團國際化業務穩步推進。2022年,汽車海外銷量3.3萬輛,同比增長59%。未來,廣汽集團將提升國際化板塊能級,為海外市場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計劃到2025年整車出口達10萬輛。
廣汽集團還布局未來智慧出行,助力服務轉型。旗下如祺出行已進入廣州、佛山、珠海、深圳、東莞、長沙等多個城市,并開啟有人駕駛和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混合運營。目前,正加速推進Robotaxi商業化運營落地,打造行業領先的Robotaxi運營平臺,助力未來出行服務轉型。
廣汽智能駕駛遠程云控實驗室
錨定一流科技企業 加快發展轉型
近年來,廣汽集團著力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縱深推動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廣汽埃安混改,在二級企業全面實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加速創新技術孵化。今年年初,廣汽集團孵化的廣汽埃安、如祺出行、巨灣技研等三家科技企業均入選福布斯中國2022年新晉獨角獸榜單。
2018年以來,廣汽集團推動廣汽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圖為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外觀
沒有科技自立自強,就沒有高質量發展。廣汽集團堅持持續投入,以科技創新“新常態”,跨越“中等技術陷阱”。目前廣汽集團累計自主研發投入達395億元,知識產權總量20500件,其中全球累計有效專利申請15572件。在量產技術領域,目前已經掌握覆蓋整車及動力總成、新能源“三電”、智能網聯等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全面打造了“電動化+智能化”全棧自研能力,將繼續確保在電動化(XEV)和智聯化(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技術等方面的行業領先地位,同時大力推動芯片國產化的“攀登計劃”。在前瞻領域,廣汽集團突破氫能(FCV)、智慧能源技術、車物互聯(IOT)和立體出行,并向虛擬場景(元宇宙)、衛星通信等前瞻領域延伸。
L2++領航駕駛輔助系統
“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目前廣汽集團已構建了以廣汽研究院為核心,以美國研發中心、歐洲研發中心、上海前瞻設計工作室為支撐的全球研發網,通過引進高素質研發人才,打造了一支超過4800人的自主研發團隊。廣汽集團堅持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將激勵資源更大力度地向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支撐現代產業鏈鏈長、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骨干人才傾斜、率先開展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建立包括骨干員工持股、股權激勵在內的多樣化激勵方式,在“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員工能進能出”上不斷實現新的突破。
廣汽集團在廣州率先實施職業經理人試點。圖為2022年6月舉行新一輪職業經理人聘書頒發及簽約儀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汽車行業是市場很大、技術含量和管理精細化程度很高的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多次赴國有汽車企業考察,針對推進科技創新、打造自主品牌提出明確要求。
2014年5月,總書記赴上海考察期間來到上汽集團技術中心。針對發展新能源汽車,他強調,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
在上汽大眾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在生產流水線上作業
2020年7月赴吉林考察時,總書記來到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中國一汽。他說,現在,國際上汽車制造業競爭很激烈,信息化、智能化等趨勢不斷發展,對我們來講有危有機,危中有機。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要立這個志向,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
中國一汽紅旗數字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