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在廣晟控股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中金嶺南所屬廣西礦業盤龍鉛鋅礦6000噸/日采選擴產改造工程建設工地上,一座高達74米的嶄新井架落成,成為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內最高井架。
主井井架(高),副井井架(低)
多年來,廣西礦業積極開展技術改造,朝著建設現代化礦山目標奮進:產能從400噸/日起步,歷經800噸/日、1500噸/日的改造,于2012年12月達到3000噸/日的產能,生產能力發生了質的飛躍。
盤龍鉛鋅礦6000噸/日采選擴產改造工程于2017年12月啟動。該工程主要包括井下運輸、通風、排水、供風、供水、供電、提升等多個系統的建設,其中提升系統的主井井筒深度870多米、副井井筒深度近900米。
井架作為坑采礦山的必備設施,主要用來支撐天輪平臺以及承受提升礦石、廢石和運送人員、生產物資的荷載,是提升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通往井下的井筒深度增加,井架需求高度越高。
2023年9月,主井井筒施工完成后,廣西礦業立即組織拆除臨時井架,同步進行永久性生產井架的基礎施工和井架鋼結構框架的拼接工作。目前,井下開拓、溜破系統已完成多數工程量,擔負人員上下井和材料下放等任務的副井已具備提升能力。
建成的主井井架鋼結構總重量約600噸,分為立架和斜架兩個部分。2023年12月下旬,全部部件拼接成立架和斜架兩大塊,并進行主井井架吊裝。
施工現場
井架的所有部件均在鋼構廠加工、預拼裝后,再運送至項目現場進行拼接和安裝。吊裝時,最大難度在于將平躺在地面的井架豎立,并進行需要精準到一顆小小螺絲孔的空對地、空對空的對接。施工隊伍克服受風力、風向影響導致對接難度增大等困難,采取主吊與輔吊相結合的辦法,最終成功完成所有部件精準對接。
工程開工以來,面對地質條件差、井下涌水量大等困難,廣西礦業科學謀劃,成立工作專班,組織施工、監理等單位召開專題會、協調會,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統籌多方資源解決制約項目建設的痛點堵點問題,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主井井架的順利建成,為廣西礦業盤龍鉛鋅礦6000噸/日采選擴產改造工程建設的穩步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該工程建成后,產能將再一次得到提高,預計實現年產值達8億元,不僅有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同時還將帶動當地就業,新增就業崗位近2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