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廣新控股集團駐鎮工作隊攜資金、技術、人才入駐陽江陽春合水鎮,啟動合水鎮香云紗加工產業,為這座傳統蠶桑養殖鎮帶來了可喜的變化:短短三年內,合水鎮130畝的蠶桑香云紗產業生態農業示范園建成,創造就業崗位超150個,村民和村集體實現增收……合水鎮村民用香云紗“編織”出了幸福生活的畫卷。
合水鎮是廣新控股集團推動優勢資產向鄉鎮村集中、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廣新控股集團通過產業幫扶、資金投入、環境建設等,探索出一條以產業為支點、撬動鄉村發展的新路徑。
合水鎮香云紗曬莨場
產業先行:桑麻里織出致富路
與許多有種桑養蠶傳統的鄉鎮一樣,栽桑、養蠶、煮繭、繅絲曾是合水鎮當地蠶農們的日常。高峰期時,合水鎮有4萬畝蠶桑種植面積,但隨著大量桑農外出務工,種植面積逐年縮減至幾千畝。
2021年12月,廣新控股集團充分利用蠶桑、絲綢產業優勢,按照“前方一個團隊,后方一個企業做支撐”的策略,安排所屬企業絲紡集團與合水鎮簽署蠶桑產業戰略合作協議。
絲紡集團所屬絲源集團從提升桑苗質量、優化蠶種等方面著手建設蠶桑產業振興基地,通過產業獎補進一步鼓勵種桑養蠶戶擴種桑園、興建或改造蠶房,將更多農戶納入產業鏈,推動蠶桑種養朝著標準化、規范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同時,絲源集團將蠶桑產業轉型升級與珠三角產業有序轉移、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使香云紗深加工產業開始在合水鎮落地生根。
廣新控股集團投資建設的蠶桑香云紗產業生態農業示范園
香云紗的制作過程繁復而精細,需經過純天然的薯莨汁反復浸染、晾曬、過烏、復烏等工序,才可得到一匹純手工制的香云紗。廣新控股集團引進先進產業設備和技術人才,并通過培訓使當地村民掌握該制作技藝。如今,香云紗已成為合水鎮的一張亮麗名片。
香云紗布匹面料
截至目前,廣新控股集團在合水鎮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其中產業幫扶占比高達60%。香云紗深加工產業落地后,村民可以實現家門口就業,每年可以增加村集體收入將近50萬元。
拓展投資:“輸血”變“造血”
合水鎮“破繭成蝶”的背后,是廣新控股集團通過搭建“企業所能”與“當地所需”相結合的合作項目,為幫扶地區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廣新控股集團通過資金投入,盤活合水鎮撂荒土地,形成香云紗深加工產業,香云紗在合水鎮制成后運往順德進行售賣,完成區域間香云紗前、中、后端產業鏈的閉環,通過產業鏈的穩定帶動,發揮“百千萬工程”在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截至目前,廣新控股集團已先后推動合水鎮蠶桑產業振興示范基地、茶河村蠶桑香云紗產業生態示范園等16個項目落地,投資涵蓋產業幫扶、民生保障、基礎設施改善、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包括為合水鎮潭震村建設黨群服務中心,以及投入資金進行鎮村風貌整治、獎教獎學助學、改善醫療條件。
2024年3月,在另一個對口幫扶的河源紫金縣,廣新控股集團與紫金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展投資提能、產業提質、品牌賦能、結對幫扶、消費助力、綠美綠化六大行動,全方位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
其中,食出寶金紫金合作生產基地是廣新控股集團與紫金縣順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紫金縣晨暉畜牧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高標準生豬養殖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占地面積110畝,投產后年產值約1.51億元。
食出寶金紫金合作生產基地
廣新控股集團在“特”字上做文章,把鄉村資源優勢轉化為當地發展勝勢,讓鄉村發展既有資源可依,也有資本可靠,達到讓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目標,實現政府、企業、農戶三方共贏,變“輸血”為“造血”。
目前在廣東各地,以廣新控股集團為代表的省屬企業,正在積極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圍繞特色農業、田園文旅等領域,賦予鄉村擁有更強的造血能力和創新能力。
和美鄉村:為村居生活描繪“綠美底色”
在合水鎮的東部,坐落著該鎮唯一的娛樂休閑中心——合水文化廣場,廣場上的娛樂設施已經略顯陳舊,周邊的林地也許久無人打理。但在未來的一年時間里,這里將經歷一場“變身”,總面積約2.1萬平方米的陽春廣新綠美廣場將在這里建成。
陽春廣新綠美廣場進入規劃設計階段
陽春廣新綠美廣場由廣新控股集團投資打造,是以綠美生態空間為主題,以園林造景的手法融入陽春本地文化元素建設,將打造一個集休閑娛樂、運動健體、綠美空間、田園風光為一體的綜合廣場。
與此同時,在河源市紫金縣,由廣新控股集團捐建的紫金廣新公園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規劃,公園將著眼于丘陵地貌,以山體公園形式進行打造,為紫金縣增添一張“綠色名片”。
時下,廣新控股集團正圍繞產業賦能、投資興業、綠美建設等,以多種模式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袤的嶺南田野希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