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要求,大力推進“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廣東國資”公眾號開辟《“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典型案例專題報道》欄目,主要宣傳推介可學習可借鑒的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匯聚更多企業力量參與“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提升行動。
2021年,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省委統戰部作為牽頭單位,與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通集團”)聯合組團,到汕頭市潮陽區關埠鎮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其中,交通集團派出駐村工作隊對口幫扶溪西歐村。交通集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深入調研制約溪西歐村發展的突出問題基礎上,制定了三年總體規劃和任務清單,以黨建引領助力溪西歐村全面發展振興,駐村工作隊圍繞總體方案精準制定“一核雙溪三區四路”幫扶藍圖,以實干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和美圖景。
2023年6月,在2022年“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評選活動中,交通集團以“探索‘高速公路+黨建共建+鄉村振興’模式”案例,獲評“廣東十大典型案例”。
交通集團榮獲紅棉杯金杯,幫扶案例入選“廣東十大典型案例”
黨建賦能,激發基層“內生活力”
交通集團堅持以黨建引領企地共建為抓手,深度挖掘村情,找準發力點,持續增強鄉村振興動力。
駐村工作隊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幫扶工作的首要任務,創建以“織密紅色陣地網格、建強金色產業網格、打造綠色生態網格、建設青色宜居網格和共建N色資源網格”的“4+N”彩色網格體系,明確由駐村第一書記牽頭掛帥,按照任務類別分層分類歸入網格化管理,責任包干到人,把黨的建設有機融入到各色網格中,為溪西歐村配備黨建“引擎”,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關埠鎮溪西歐村黨建“4+N”彩色網格示意圖
精準滴灌,注入發展“源頭活水”
幫扶規劃項目初期,交通集團因地制宜制定“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的幫扶模式,在京灶大橋項目立項時增設關埠站,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后,關埠鎮將結束無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歷史,為鄉村振興地方發展提速。
關埠收費站效果圖
駐村工作隊結合京灶大橋項目和溪西歐村實際,巧妙設計“永臨結合”的方式,把項目駐地等配套設施建設同村長遠發展規劃結合起來,高標準建設,為項目開工提供便利條件的同時輻射帶動了地方產業發展:把項目駐地設在空置的溪西歐村小學,配套宿舍、多功能廳等設施,項目完工后成建制移交回村作為農業培訓中心,駐地場租每年為村集體帶來26萬元的收入。將預制梁場設在上底村廢舊磚廠,投入約1200萬元進行梁場軟基處理和場地硬化,該設施每年為村集體增加150多萬元租金,未來還可與村規劃中的村級產業園結合開發,也將大幅提升設施利用效率。投入60余萬元與溪西歐、上底兩村合建裝機容量137千瓦的光伏電站,預計每年將為兩村帶來合計約8萬元的集體收入。
以文化人,打造鄉村“文化高地”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交通集團緊緊抓住鄉村文化振興這個“魂”,塑造淳樸清朗、向上趨善的文明村風。
交通集團以黨建共建的方式與溪西歐村共同建設了村圖書館項目,借閱中心寬敞明亮、環境優雅、書香四溢,已成為村民閱讀書籍汲取“文化營養”的好去處。
關埠圖書館分館閱讀區一角
交通集團投入近300萬元對村文化公園進行升級改造,將其打造為占地面積近9000㎡的村民生態文化休閑廣場,有效解決文化休閑場所匱乏的問題。
村文化公園升級改造前后對比
駐村工作隊耗時近三個月收集整理清代“鄉賢”黃武賢生平事跡,并以此為主題對治水廣場和古樹古宅進行集中改造,打造成為溪西歐村新的“文化名片”。
治水廣場改造前后對比
生態治理,全面打造“美麗鄉村”
溪西歐村環境治理基礎薄弱,駐村工作隊將河溪生態治理項目作為重點任務納入三年總體規劃和任務清單。目前,環公園南側河溪整治、大橋溪南段清淤及擋墻施工升級等生態治理項目已順利完成,村容村貌、人居環境改善“看得見、摸得著”,村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溪西歐村生態園改造完成前后對比
接下來,交通集團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部署以及“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要求,不斷創新幫扶舉措,充分發揮行業優勢,著力在新起點上為促進廣東區域協調發展貢獻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