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11時,交通集團負責建設管理的武深高速公路始興聯絡線(簡稱“武深聯絡線”)正式通車。
6月16日,車輛陸續進入武深聯絡線
武深聯絡線位于韶關市始興縣,全長約30公里。武深聯絡線的建成通車實現了武深高速、南韶高速兩條南北大動脈的橫向連通,深圳往返贛州單程可節約40公里車程。
“新路通了,我們從贛州到深圳至少節約半小時車程。”常年走武深高速的貨車司機楊師傅表示。
“全平衡”理念打造粵北綠美公路新樣板
武深聯絡線始終堅持生態資源“全平衡”建設理念,多措并舉全力打造生態和諧、低碳環保的粵北綠美公路新樣板。
武深聯絡線鳥瞰圖
在建設過程中,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落實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要求,項目針對不同地形、橋下地表,采用綠色生態防護、地形整治等方法,在提高路域“顏值”的同時,起到完善排水體系、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同時,項目扎實推進路域可視范圍“全面覆綠”,除了在通車前實現沿線覆綠100%,在武深聯絡線正式開通時,沿線綠植通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和養護,已初步形成“一步一景”的生態綠美公路景觀。
綠美公路與自然景觀融合
武深聯絡線荷花特長隧道開挖掘進時,將超55萬噸的隧道開挖的碎石洞渣“變廢為寶”,陸續用于機制砂及水泥混凝土的生產,為工程建設節約大量成本,算好“環保賬”的同時,也為項目算好了“經濟賬”。
“九齡文化”服務區助力“百千萬工程”
同日,武深聯絡線九齡服務區也同步開門迎客。該服務區為單側服務區,雙向車流通過不同匝道進出,共享一套服務樓設施,可通過“潮汐式”車位調節,為車流量更大的方向提供更多停車位。
九齡服務區
九齡服務區命名由來:
始興縣是唐朝宰相張九齡的故鄉,為助力地方“九齡”旅游文化品牌建設,建設者便用“九齡”為新服務區命名。
為了全方位展示“大美始興”生態人文,項目將九齡服務區定位為集文化創意、旅游休閑和地方展示于一體的交通新地標。
服務區內,建筑語言和各類景觀無不體現著“九齡文化”的特點:新中式建筑的坡屋頂猶如一本“書卷”,樓宇中庭則采用“天圓地方”造型,描繪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優美意境,宰相雕像和他的千古名篇也成為了該服務區獨具人文特色的景觀之一。
九齡服務區服務樓中庭
九齡服務區還設置了特色農產品展銷專區,為宰相粉、瑤繡、畬繡、澄江黃酒等特色農產品和地域美食提供銷售新平臺。
九齡服務區特色農產品展銷專區
未來,武深聯絡線將以路為依托,進一步推動“交農文旅商”融合縱深發展,為當地鄉村振興持續提供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