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省委政法委作為牽頭單位,南粵集團作為成員單位共同組建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結對幫扶陽江市陽西縣織篢鎮。自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來,南粵集團積極發揮省屬駐澳國企優勢,因地制宜幫扶鎮村發展興村富民產業項目,當地經濟迎來新發展,百姓增產增收、生活更有保障、幸福感獲得感更強。
幫扶雙方形成合力 找準興村富民項目
南粵集團會同當地有關部門開展多方調研,結合工作實際,因地制宜開展富民項目。
幫扶單位結合資源優勢明確方向。南粵集團領導多次到織篢鎮進行調研,指導工作隊深挖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利用業務優勢發展南藥產業。
幫扶雙方結合實際選定項目。陽西縣及織篢鎮干部幫助工作隊開展實地調研,積極提供當地產業信息,為建設幫扶項目出謀劃策。在三個多月時間里先后對20多個產業項目開展“地毯式”調研,最終選定種植五指毛桃。
層層把關保障項目落地實施。按照“造血式”幫扶、聯農帶農和資金使用要求,工作隊在南粵集團種植技術和資金的支持下,經過當地縣鎮兩級把關,完成幫扶產業項目的建設。目前,塘村已建成約100畝五指毛桃種植基地、升級改造原有的35畝火龍果種植基地;谷圍村已建成約100畝五指毛桃、100畝優質水稻種植基地。
工作隊幫扶項目塘村火龍果基地
發揮駐澳國企優勢 全力幫扶項目建設
南粵集團充分利用駐澳企業優勢,從經費、業務、技術等方面對幫扶地開展全面幫扶。
利用自籌資金開展“經費幫扶”。南粵集團已投入自籌資金600萬元用于支持興村富民項目建設,并計劃繼續投入。
發揮業務優勢開展“業務幫扶”。南粵集團安排專人指導五指毛桃種苗采購、種植等工作,幫助村集體與相關公司簽訂五指毛桃保底收購協議,并通過自有電商平臺“南粵分享匯”以及集團旗下澳門本地生鮮連鎖超市“聯豐超市”打開農副產品銷路。按市場價預算,五指毛桃基地收獲后,每畝為村集體增加約5000元收入,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觀。
工作隊幫扶項目谷圍村五指毛桃基地
聘請專家開展“技術幫扶”。南粵集團多次聘請省農科院專家舉辦培訓班,為種植基地人員講授專業知識,現場發放種植書籍和防蟲害藥物,提供科學專業的技術指導,有效提高種苗成活率、種植產量和產品質量。
擔當作為解難題 開拓發展新路子
在省委政法委牽頭帶領下,工作隊開拓“四種模式”發展新路子,切實解決農村產業發展難問題。
試行“托管模式”。工作隊引進農業托管公司,對水稻種植進行全流程服務托管,實現水稻種植現代化、專業化。
工作隊幫扶項目谷圍村百畝水稻基地
采用“合作模式”。工作隊引進企業合作種植優質水稻,在確保村民獲得地租收益的同時,村集體按比例獲得利潤,打造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生態農業”于一體的示范基地。
加強“輔助模式”。工作隊幫助當地引進新品種,協調江西、云浮、茂名等地區為織篢鎮種植戶提供優質辣椒品種;協調解決塘村辣椒冷庫、谷圍村辣椒種植基地用電問題;協調農業專家為群眾舉辦“網絡課堂”“田間課堂”。目前,辣椒種植2.5萬畝,預計畝產4000斤,產值將達到3.75億元。
用好“引進模式”。工作隊會同鎮政府引進3家種植企業,投資約600萬元,利用塘村、谷圍村、倉新村、上?村、岑村連片田地開展辣椒、水稻輪種,復耕復種丟荒田近700畝。引進收購商、“南粵分享匯”等,并發動相關單位采購,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累計消費幫扶銷售額超過100萬元。
工作隊幫扶項目谷圍村辣椒基地
下一步,南粵集團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南粵集團駐澳門40余載的資源優勢和業務優勢,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