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投集團所屬廣東珠肇鐵路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依托新建深圳至南寧高鐵珠三角樞紐機場至省界段項目(以下簡稱“深南高鐵”),牽頭開展廣東省鐵路工程綠色通道品質提升建設研究,通過編制《廣東省綠美鐵路建設指南》,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貫穿到鐵路規劃、投資、建設、管理等全過程各方面。
重點綠化段效果圖
隨著深南高鐵的如期建設推進,未來,這條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快速聯系廣西等大西南地區的高速鐵路重要通道,將如流動的綠色畫卷不斷鋪開,逐步實現乘車見綠、出站見景,更好地滿足公眾綠色出行需求。
編制指導性文件
推動鐵路綠色通道品質建設
2023年12月26日,深南高鐵正式開工。2024年2月,省交通運輸廳批準同意鐵投集團在深南高鐵開展包含“廣東省鐵路工程綠色通道品質提升建設研究”在內的七項科技項目研究;2024年7月,在省交通運輸廳和鐵投集團的指導下,廣東珠肇鐵路公司正式牽頭開展該項目研究,并隨后向省國資委成功申報為A類拓新項目。
該研究采用理論分析、數字化分析等技術手段,擬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鐵路綠化配置、綠色通道管理體系的指導性文件,從而規范推動鐵路綠色通道品質建設,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
重點橋梁地段綠化效果
《廣東省鐵路綠美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作為“綠色通道品質提升建設”科技項目研究核心成果應運而生。《指南》不僅總結了近年來廣東省內如梅龍、佛莞、贛深等鐵路工程在綠化建設上的寶貴經驗,還積極響應了新時代我國鐵路綠色發展的新理念。
經過各參編單位認真研究及探索,《指南》目前已完成了三輪專業評審和全省的行業意見征求工作,計劃于2025年一季度達到發布條件。發布后的《指南》將作為廣東省指導性文件,為鐵路工程綠化建設提升提供標準化指引,促進廣東省鐵路工程綠色通道品牌高質量發展。
針對性提升綠化設計
因地制宜精細化管理
傳統鐵路綠化往往以簡單的草籽復綠為主,缺乏針對性和美觀性設計。《指南》的出臺改變了這一現狀,它強調鐵路建設與自然環境的深度融合,注重景觀綠化設計的專項性和針對性;通過對路基、隧道、橋梁、站區場段等關鍵工點的細致規劃,實現了綠化區域實施的精細化。《指南》同時對廣東省鐵路綠化植物進行了分區篩選,充分考慮了地域性特征,確保了綠化空間結構層次的多樣性和植物群落景觀的豐富性,既滿足鐵路運營的安全需求,又能提升鐵路沿線的景觀美感。
隧道洞口綠化效果圖
《指南》對景觀綠化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和驗收工作流程進行了規范。這不僅有助于提高設計質量,降低質量安全風險,還能確保參建單位在建設過程中能夠高效、保質、保量地完成綠色通道建設工作。
《指南》不僅對鐵路紅線內提出了規定性要求,還計劃將紅線外兩側各1公里范圍劃定為風貌控制區。這一舉措體現了對鐵路沿線整體風貌的高度重視,力求結合地方政府實施“百千萬工程”和鄉村振興工作部署,通力合作共同打造綠美路域景觀,有助于提升鐵路沿線的整體環境品質,同時能促進地方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挖掘地域特色
全力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深南樣板”
廣東珠肇鐵路公司結合自身管理優勢,率先將《指南》作為指引方針,在深南高鐵提前示范性應用。
深南高鐵向西經佛山、肇慶、云浮至粵桂省界,線路全長142.322公里,橋隧比91.56%,新設云浮、羅定北兩座車站。深南高鐵綠美方案圍繞綠色長廊多彩深南的設計愿景開展,按照安全可靠、經濟適用、易于管護、綠美提升的總體設計原則,綜合考慮建設和運維期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因地制宜建設綠色鐵路。
重點橋梁地段綠化效果圖
深南高鐵通過結合工程現狀和視線分析,深度挖掘云浮地區地域文化,提取鐵路、嶺南建筑、民歌詩詞等元素,打造出具有廣東嶺南特色、云浮羅定特色、時代特色的景觀,選取正線區間中部分典型路基、隧道進出口、橋下區域等較易觀賞的節點開展綠化提升設計,落實“一站一園、一線一景、全網綠美”的總體思路。
在項目實施方面,通過試點先行、樣板引路的標準化方式進行設計施工。樹種的選擇以管理粗放、易養護、易存活的植物為基底,以鐵路工程的典型建設地段作為優先選擇的實施段落。在重點隧道洞口地段、重點橋梁地段,以及高鐵線路與國道、省道、高速公路交界處,栽種適宜生長的不同種類植物,營造有層次感的綠化美景。本項目計劃通過重點綠化地段打造深南高鐵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6個,栽養灌木種類約10種,共提升綠化面積約70164.5平方米。
下一步,廣東珠肇鐵路公司將積極推動《指南》發布,強化在深南高鐵應用的效果,全力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深南樣板”,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作出鐵路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