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我國第二個全國生態日。
作為全國水務環保行業領先企業,粵海控股集團下屬粵海水務堅定踐行國企擔當,廣泛開展節水愛水、低碳生活等宣傳活動,持續強化“科技水務”創新與應用,在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等多領域連出硬招實招,堅定助力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
多形式多載體,傳播倡導生態環保理念
粵海水務依托分布在全國多地的下屬公司,連續兩年在“全國生態日”期間舉辦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面向全社會宣傳生態環保理念、倡導綠色生活方式。今年,粵海水務在廣東云浮、汕尾及廣西梧州等地舉辦了水廠開放日、環保進社區等活動。
在云浮,粵海水務舉辦了“污水變清流,綠色生態行”開放日活動,邀請云浮市志愿者聯合會成員、青少年及家長一同“探秘”云浮市城區污水處理廠,深入了解生活污水中的雜物是如何被處理掉、水中的懸浮物入如何通過重力作用逐漸下沉形成污泥等。通過別開生面的“探秘”活動,讓大家直觀了解污水處理的全過程,進一步增強對生態環保的重視與支持。
環保“志愿者”探訪云浮市城區污水處理廠
在汕尾,粵海水務面向環保志愿者和家庭用戶開展了水廠開放日活動,邀請當地70余名環保志愿者走進東部水質凈化廠,將研學活動與節水公益宣傳深度融合,通過互動體驗與知識傳播,共同倡導節水環保理念。活動中,15組市民家庭通過“大手牽小手”暑期親子參觀活動,“零距離”感受粵海水務專業精益的自來水生產和污水處理工藝。孩子們積極收集“水滴”并寫下節水小技巧,張貼在“集水板”上,象征著節約水資源從生活“一點一滴”做起。
孩子們在“水滴”展板簽下自己的名字
在廣西梧州,粵海水務“環保宣傳進社區”主題活動舉行。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環保宣傳標語和圖文并茂的展板,向居民們講解“全國生態日”設立背景和意義,強調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科普節水小竅門、低碳生活方式等內容。在互動環節中,居民們積極參與,將生活常見垃圾進行正確歸類,并憑借游戲積分兌換環保產品。
活動現場互動積極、氣氛熱烈
強擔當勇創新,守綠水青山促綠色發展
近年來,粵海水務聚焦主責主業,在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科技水務”賦能綠色發展等方面連出硬招實招,為各地生態環保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粵海力量”。
在茂名,粵海水務勇擔小東江流域治理重任,連續9個月晝夜奮戰、全力攻堅,于2023年8月提前4個月實現工程完工通水,建成生活污水管網570公里、一體化泵站13座,還碧水清波于茂名百姓。
小東江治理后碧波映城的茂名市區
在貴州六盤水,粵海水務今年以來積極實施污水處理廠曝氣技術改造、污泥處置優化、自動控制及遠傳技術應用等項目,完成截污管網清淤維護和板框壓濾機大修保養,以更低能耗、更優水質實現當地生態保護工作提質增效。
粵海水務積極推動生產綠色轉型升級,大力探索清潔能源產業。2023年,粵海水務首座“碳中和”水廠——梅州豐順大羅水廠順利建成,該廠實現了生產區用電全覆蓋、自用水率進一步下降、凈水劑全智能投加,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依托下轄水處理廠站數量多、分布廣等資源稟賦,在6個省級行政區的55個水處理廠站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每年提供清潔電能約440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煤約1.1萬噸,每年合計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3.6萬噸。
豐順大羅水廠鳥瞰
同時,粵海水務堅持以“科技水務”高新體系引領節水低碳新發展,自主研發的催化氧化-吸附耦合陶瓷膜可用于微污染原水的凈化處理,反沖洗水可節省約30%至40%;農村供水一體化設備已定制化應用于廣東云浮、茂名等地26個鎮、400多個自然村,較傳統供水設備能耗降低60%;在南沙黃閣水廠和汕尾東部水質凈化廠傾力打造“智慧水務”標桿示范點,通過提高水資源配置效能、管網控漏和生產效率提升實現節能降耗、節水減排等多重“綠色目標”。
“智慧水務”加持的汕尾“智慧污水處理廠”
接下來,粵海水務將以“全國生態日”為新起點,聚焦水務全產業鏈廣闊領域,以卓越的工程“建設運營一體化”能力和“科技水務”技術、產品與服務為支撐,用心繪就“品質粵海,幸福生活”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