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國資考評〔2012〕23號
關于2011年度省屬企業財務快報
工作情況的通報
各省屬企業:
2011年,省屬企業認真按照財務快報工作編報要求,積極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了全年各月份的財務快報工作,為監測和促進企業經濟平穩運行、適時制定決策提供依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總結經驗,更好地促進企業財務快報工作,經對快報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和綜合考評,現將2011年度工作情況通報如下。
一、企業財務快報工作取得明顯進步
2011年省屬企業財務快報工作取得明顯進步。一是覆蓋面逐步擴大,報送戶數從2010年末的1,406戶增加到2011年末的1,566戶,大部分企業能做到與年報合并口徑保持一致,并及時將新增企業納入快報報送范圍。二是報送效率有所提高,大部分企業能每月按時報送財務快報,部分企業甚至提前1~2天報送。三是快報數據質量提高,以往年度通報中提到的問題已基本改正,月度審核時發現的問題也明顯減少;四是經濟運行分析質量不斷提高,大部分企業對收入、成本費用、利潤、資產負債、項目投資等情況分析逐步深入,部分企業還能突出經營和指標的亮點。在各省屬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委的統計工作被國務院國資委評為年度地方企業國有資產統計工作先進單位。經對省屬企業2011年度各月度財務快報綜合評比,每月準時報送財務快報資料且整體編報質量較高的企業有廣業公司、交通集團、航運集團、物資集團、商業集團、建工集團、廣新控股集團、絲紡集團、旅游集團、中旅集團、粵海公司、聯合收費公司等。
二、個別企業財務快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財務快報工作在2011年取得明顯進步,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需進一步改進完善,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項:
一是樹形結構不完整,個別企業財務快報只報合并數據,其所屬企業沒有按單戶填報,也沒有按照股權關系進行合并。
二是合并數據散總不符,個別企業沒有按照合并抵銷的方法填列差額表,而是直接填列了合并表,或修改數據時為圖方便直接在合并表中修改,使合并數據散總不符。
三是個別企業的報表填寫存在漏填、錯填或指標填列方法不一致等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項:
1. 行業表數據不完整。部分企業對行業表中的業務數據不夠重視,存在漏填錯填現象,也沒有進行檢查核對,導致進行統計分析時無法使用。行業表應由各級企業單戶分別填列,由各級母公司進行合并。
2. 第19行“職工薪酬”、第20行“在崗職工工資總額”和第21行“福利及社會保險費用”,部分企業以實發數填列。根據《企業財務快報編制說明》,應按計提數(負擔數)填列。
3. 第22行“在崗職工人數”,部分企業以平均數填列。《企業財務快報編制說明》對此沒有明確。經咨詢國務院國資委的意見,現統一明確按期末數填列。
4. 勾稽關系存在錯誤,具體包括:上月累計數加本月數不等于本年累計數,營業收入小于其中的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成本小于其中的主營業務成本等。企業報出快報前應運用快報軟件的全審功能進行審核,確保報出的數據勾稽關系無誤。
三、改進和加強財務快報工作的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視財務快報工作。各企業要高度重視財務動態監測工作,切實加強財務快報工作的組織和領導,落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要求,嚴格工作規范,嚴把數據質量關,優化工作流程,確保財務快報及時報送、數據準確完整、分析全面深入,不斷完善本企業財務動態監測工作體系。
二是逐步實現企業財務快報全級次報送。從2012年開始,要在現有財務快報工作基礎上將本集團所屬各級子企業全部納入財務快報監測范圍。對于財務快報實施全級次報送確實存在困難的企業,給予一段時間的過渡期,過渡期內應當將所屬各級重要子企業納入財務快報范圍報送。各省屬企業要積極運用財務信息化手段,完善財務快報管理制度,力爭在2012年底所有省屬企業實現財務快報全級次報送。涉及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的報送按照信息披露有關規定處理。
三是提高財務快報分析水平。各企業要充分利用財務快報監測體系的指標數據,結合預算執行監控,對本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運行質量、經營風險等方面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揭示運營特點,評估經營風險,并結合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分析發展趨勢,提出政策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四是增強財務快報時效性。各企業要認真做好本企業財務快報數據的收集、審核、合并、分析等工作,并于每月11日前報送集團上月合并數據和分戶數據、每月15日前報送分析材料,以電子郵件發送到郵箱gdtpc@gdgz.gov.cn,同時將紙質分析材料報省國資委考核與統計評價處。
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主題詞:經濟管理 企業 財務 通報
廣東省政府國資委辦公室 2012年2月21日印發
校對人:滕煒 打字: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