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作為目前國內大陸裝機容量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廠,廣東能源集團旗下惠州天然氣發電公司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天然氣發電清潔高效、綠色低碳、調峰能力強等優勢,在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緩解電力供需矛盾、節能減排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惠州天然氣發電公司擴建熱電聯產工程作為廣東省“十三五”規劃重點項目,于今年1月全面建成投產。該項目安全優質的建成,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和布局,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具有著重要意義,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注入源源不絕的綠色清潔的強動力。
工程概況
惠州天然氣發電公司擴建熱電聯產工程(下稱“擴建熱電聯產工程”)項目位于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化工業園區,項目是在惠州天然氣發電公司現有一期3×390MW(F 級)的基礎上,擴建三套460MWF級改進型(燃機型號為M701F4),高效一拖一雙軸熱電聯產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每套機組包括一臺低NOx燃氣輪機、一臺燃機發電機、一臺蒸汽輪機、一臺汽機發電機、一臺無補燃三壓再熱型余熱鍋爐(含脫硝系統)及其相關的輔助設備。
工程建設歷程與重要節點
擴建熱電聯產工程項目主體工程于2016年3月12日正式開工建設,到2019年1月15日擴建熱電聯產工程全面竣工投產,前后歷時不到三年。2017年7月17日,擴建熱電聯產工程首套機組(4號機組)燃機吊裝就位,2018年5月4日4號機組首次點火成功,并于6月28日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5號機組、6號機組先后于2018年10月22日、2019年1月15日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投入商業運行。工程配套建設供熱管道工程,將代替現役供熱鍋爐進行對外供熱,二期工程4號機組于2018年12月21日順利完成首次對外供熱,至今供熱運行穩定。
工程建設期間,全體參建人員直面困難,科學策劃、精心組織、主動作為、勇于擔當,攻堅克難,按照“六控、兩管、一協調”(質量控制、安全控制、進度控制、造價控制、環保控制、廉政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協調各參建單位)的項目管理方針,在兼顧一期三臺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的同時,克服了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針對重點難點工作,成立“黨員突擊隊”專項突破,保障了項目安全高質的建成。三臺機組均實現廠用電受電、鍋爐水壓試驗、汽機扣蓋、燃機首次點火、汽機沖轉、發電機首次并網、168試運七個“一次成功”,為機組優質高效投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安全管理上,公司緊握“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的理念,全面落實上級安全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健全體系、強化責任落實,實現了整個基建過程的“零事故、零傷亡”。經監測,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指標均優于國家環保的要求。三臺機組的各項性能指標和技術參數均達到國內優良標準,各系統及設備運行平穩。
項目意義
惠州天然氣發電公司目前總裝機容量達255萬千瓦,年發電能力145.5億千瓦時,年供熱能力300萬吉焦,是國內大陸地區裝機容量最大的天然氣發電廠,也是廣東能源集團旗下裝機容量第二的發電企業。電廠采用國際先進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主燃料為液化天然氣,具有節能環保、熱效率高、啟停迅速等特點。
作為廣東電網節能環保、深度調峰的骨干電廠和惠州大亞灣石化園區集中供熱的主力熱源,惠州天然氣發電公司為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優化與調整,能源電力供應的低碳化、清潔化、高效化提供可靠保障,發揮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