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通信技術落后的古代,寄信是最常見、最重要的聯系方式。
但你有沒有想過,那時山高路遠、旅途艱難,古人靠啥寄信呢?雖然郵驛制度很早就建立了,但專供政府傳遞公文,即使“偶爾”夾帶個人信函,也只是達官貴人的權力行為,并不“為人民服務”。
“快遞小哥”也有千年歷史
古人寄信,最常見的是找人捎帶。
這種方式很早就產生了。《詩經·檜風·匪風》收錄了一首先秦時代民歌。主人公老家在西邊,自己卻遠游東土久滯不歸。于是他站在道路邊等著來往的車輛,挨個問:“誰將西歸?懷之好音。(哪位朋友西歸故鄉?請為我帶信回家)”
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有句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在遠方服役的丈夫托人為妻子寄來書信(因古人常將書信結成雙鯉形或將書信夾在鯉魚形的木板中寄出,故以“雙鯉魚”為書信的代稱 ),妻子驚喜激動,趕緊“長跪讀素書”。
捎信的人,可以是熟人,可以是一些專門的代理人如走南闖北的商人,還可能是專門以幫人傳遞信件或物品為業的“快遞小哥”——信客,這個職業直到20世紀還存在。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總是人頭濟濟。……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的冒險家們的打分。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對城市的探詢。——余秋雨《信客》
“物理防護”巧做“保護罩”
現代生活,我們常說要注重保護個人隱私,其實古人也不例外。尤其在信件保密方面,他們可謂“絞盡腦汁”。
在紙張未發明前,古人常用木牘寫信。信寫好后,用一塊木板蓋在有字的“牘”上,這塊蓋板叫做“檢”。然后用繩子把“檢”和“牘”系在一起。為了保密,古人會在檢的中心位置挖一個小孔,填上泥砸實后,蓋上印章,就叫“封泥”。
2020年7月,寧波余姚花園新村漢六朝遺址項目考古發掘時,出土一封木牘類書信,上寫“王仲郵棨”
到了紙張盛行時期,家書封緘常用棉紙封和火漆的形式。棉紙封即在信封上下封舌之處,加貼棉紙鈐印封口,以資保護。火漆亦名“封蠟”,封粘時,用燭火引燃火漆,于熔成稠狀瞬間滴注于需要封粘之處,在將待凝固之前加蓋印章,冷卻后留下清晰印記,既美觀又能有效防止信件被私拆。
2008年8月,首屆奧林匹克博覽會在北京舉行,國家郵政局發行的紀念郵票“傳承北京”的右下角,是一枚“祥云火漆章”
古人還會把信放在密封的細長筒里面,一般是竹筒,這樣既能保證信件不受損,也能保護隱私安全。這種裝信的竹筒因此被稱“郵筒”。
不過這種“物理防護”也有風險,遇到不靠譜的信差就“白搭”。例如《世說新語》中有一則故事:東晉官員殷羨在即將離開建康(江蘇南京)赴豫章(江西南昌)擔任太守時,很多人托他帶信,足足“安排”了100多封。到了石頭渚(江西贛水西口)時,殷羨把這些信拆開,發現全是請托、求官的,于是將它們一股腦拋進水里,并說道:“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我殷羨又不是信差。”
“保密技術”另辟蹊徑
為了擺脫人為因素干擾,古人另辟蹊徑,發明了動物傳信,最典型的是信鴿傳書。古代稱信鴿為“飛奴”,傳說唐朝宰相張九齡就是一位出色的養鴿人,他常用鴿子與親朋通信,號曰“飛奴傳書”。
此外,老祖先們還有個信件保密“殺手锏”:密語。即通過在字句行文中設置標記進行加密,以防止信件被偽造、私拆。
南北朝時期,東魏重臣侯景與君主高歡約定了一種行文標識——加“微點”。后來,侯景收到高澄(高歡長子)發來的敕令,“景得書,無點”,遂意識到這是高澄在假傳旨意。
在信件中使用密語,雖然當事人彼此心知,但外人特別是后人看到,則如墜云里霧里,索解為難,堪稱保密的成功實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