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儂曉得哇,這里住過大英雄哩!”你能想象嗎,上海徐匯的許多舊式民居背后,都有驚心動魄的保密故事。 為了更好地講述這些紅色往事,上海市徐匯區繪制紅色保密地圖,串聯形成“風箏呼叫飛鷹——兩條城市行走中的保密黨課”導覽路線。 下面,就讓我們化身紅色特工“飛鷹”,去尋找“風箏”接頭吧! 這里是一幢磚木結構石庫門二層樓房,紅磚外墻,弄口有中國傳統式牌樓。錢壯飛于1927到1928年在此居住,并設立秘密聯絡處。 作為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的杰出代表,彼時的錢壯飛剛剛來到上海,被編到中共法租界支部,開始學習無線電技術。隨后,他進入國民黨無線電管理處上海營業處工作。那里雖然不是秘密機關,但對我黨了解和掌握情報至關重要。因此可以說,正是在徐匯的這間舊居里,錢壯飛奠定了屢立奇功的基礎。 1941年皖南事變后,中共中央軍委決定重建新四軍。同年3月,中共中央東南局、新四軍軍部在這里秘密建立新四軍駐上海辦事處。 辦事處在中共上海地下組織的幫助下,開辟了從上海到根據地的兩條地下秘密交通線,陸續安全護送了近 1700 人,其中有曾山、李一氓、薛暮橋等。掩護了蘇區黨委書記陳丕顯和新四軍干部劉炎、鄧六金等來滬治病,還為根據地購置了電臺設備、醫療器械、藥品等。1942年底因完成使命,加之環境日益險惡而被撤銷。 這里原是四川和成銀行的宿舍,張瀾于1946年抵滬后由于未置產業,受四川合成銀行董事長吳晉行的邀請住在此處。 作為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教育家,國家領導人之一,張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長期擔任民盟主席,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此地居住期間,他與民盟各領導人以及各民主黨派領袖、進步人士舉行會談,雖然屢受國民黨特務騷擾威脅,但仍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國民黨高層下令“處決”張瀾,我黨地下工作者奮力營救,使他幸免于難。 中共地下黨秘密電臺舊址為我黨地下工作人員許彥飛在1939年所建,長期以來是我黨地下組織的聯絡點和指揮所,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李白就曾居住于此。 抗日戰爭爆發后,李白受黨中央派遣到上海設置秘密電臺,化名“李霞”從事地下通訊工作。1939年,出于安全考慮組織派裘慧英以“妻子”的名義協助他工作。后二人經批準結成革命伴侶。1942年,李白夫婦遵照中央的指示,搬來此地居住。在日寇與汪偽特務頻頻活動的險惡環境中,他們用無線電波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間的“空中橋梁”。在被日軍偵測出電臺后,李白被逮捕,他受盡酷刑卻嚴守黨的秘密,堅稱自己架設的是私人電臺,后被地下黨營救獲釋。 1948年12月30日,李白在發送一份重要情報時,再度被敵人包圍、逮捕,并被押到淞滬警備司令部刑訊室嚴刑拷打,但李白拒不吐露半個字。距離上海解放僅20天,李白被國民黨特務秘密殺害,年僅39歲。著名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就是以此為背景拍攝的。 龍華烈士陵園所在地,最初是創立于清同治年間的江南制造分局,生產子彈與炸藥。1927年國民革命軍攻占上海,在此先后設上海警備司令部、淞滬衛戍司令部和淞滬警備司令部。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無數中共地下黨員被囚禁、殺害于此。其中“龍華二十四烈士”的事跡流傳最廣。1931年1月,設在上海東方旅社和中山旅社等處的我黨秘密聯絡點慘遭破壞,36名共產黨員被捕,后被解送到這里。其中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全國蘇維埃中央準備委員會秘書長林育南,中共中央宣傳部干部李求實,中共江蘇省委委員何孟雄,上海總工會秘書長龍大道等24人,受盡酷刑,忠貞不屈,于2月7日晚英勇就義。陵園中有一棵枯樹,樹干上遍布彈痕,足見國民黨特務的兇殘。 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獄中的革命志士奮筆寫下這樣一首詩:“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墻外桃花墻里血,一般鮮艷一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