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十四五”時期檔案人才工作作出全面規劃和部署。貫徹落實好《規劃》中人才工作要求,必將凝聚起事業發展的人才力量,為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撐。下面將從背景介紹、工作方法、工作重點3個方面具體解讀《規劃》中對人才工作提出的任務和要求。
一、《規劃》出臺的背景 (一)新時代對檔案人才隊伍建設提出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檔案工作存史資政育人,是一項利國利民、惠及千秋萬代的崇高事業。總書記強調,特別是要把蘊含黨的初心使命的紅色檔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史記錄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這四個“好”、兩個“服務”進一步明確了檔案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價值所在。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下大氣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面對“檔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檔案系統人才工作必須立足全局、把握大勢、聚焦主業、找準定位、擔當作為,凝聚起事業發展的人才力量,為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撐。 (二)“十三五”期間,檔案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十三五”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檔案工作也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國家檔案局在推進檔案系統人才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檔案人才培養激勵和教育培訓機制更加健全,人才評價體系更加科學,人才培養力度持續加大,檔案專業人員繼續教育工作更加系統,職稱評定工作更加科學,首批106名全國檔案專家發揮作用明顯,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受到表彰。 國家檔案局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出臺的《檔案專業人員繼續教育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為檔案專業人員繼續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在中高層檔案人才培養,檔案執政骨干隊伍方面,連續5年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組織檔案領導干部培訓班;2017年啟動全國縣級檔案局長館長輪訓,已完成11期1653名縣級檔案局長館長培訓工作,特別是積極開展國際交流,組織赴境外開展檔案業務培訓。2020年出臺《關于深化檔案系列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重點解決檔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存在的評價標準不夠科學、評價機制有待完善等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大力選樹先進模范,首次將部隊系統納入評先表彰工作中,舉辦兩期全國檔案系統先進培訓班。 (三)人才隊伍面臨的現狀與挑戰。“十三五”以來,全國檔案干部隊伍規模不斷壯大,高學歷檔案專業人才占全國檔案館局專職人員的比例也逐年增高。不過,從總體上看,人員老化、檔案專業程度不高、人才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依然客觀存在,檔案系統人才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二、系統謀劃,整體協同推進 (一)明確工作內容。《規劃》中首次設人才工作專欄,單列“人才強檔工程”,納入檔案事業發展的“七大工程”,將全國檔案系統人才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檔案系統人才隊伍建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尊重人才發展規律,把加強政治能力建設貫穿到全鏈條人才培養中,弘揚檔案部門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以提高專業化水平為主線,拓寬培養渠道,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努力開創檔案人才工作新局面,為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二)系統整體推進人才工作。“十四五”期間,要做好檔案系統人才工作,運用系統思維,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聯動、區域合作、資源共享、合力共為,努力構建檔案人才工作新格局。 首先是發揮新機構職能優勢。近期,國家檔案局對內設機構職能進行了整合調整,專門成立人事司,下設干部一處和干部二處。其中,干部二處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加強對全國檔案人才工作的宏觀指導,這為“十四五”時期檔案人才工作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扎實的組織保障。 其次是堅持分級培養,各負其責,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檔案部門之間要增進交流,利用好各自優質資源,加強合作,優勢互補。要善于借助高校、學會等力量開展工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整合能整合的資源,借助可借助的力量,多方參與合力共為。 三、搶抓機遇,重點推動“人才強檔工程” “人才強檔工程”高度概括了人才工作兩大板塊內容,即平臺建設和梯隊建設,非常準確地牽住了檔案系統人才工作建設的“牛鼻子”。 (一)關于平臺建設。平臺建設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主要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建設全國檔案繼續教育網絡平臺,線下建立一批檔案人才培養基地。 首先是繼續教育網絡平臺建設。課程資源建設是網絡平臺建設的前提,國家檔案局將加大數字課程開發力度,以解讀政策法規、規章制度和規范性文件,講授專項工作和重點任務,演示實際操作技能等為主要內容,聚焦權威講解,制作一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數字課程;征集并遴選地方優秀數字課程入選國家檔案教學推薦課程,集中優質課程資源,供全國檔案工作者學習參考。國家檔案局計劃在全國檔案專家基礎上,通過直接選聘和組織推薦兩種方式,遴選建立繼續教育師資隊伍,在網絡平臺設置專區展示,促進優秀師資共享。 其次是檔案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十四五”期間,國家檔案局計劃選取若干所高校掛牌成立國家檔案人才培養基地。一是每年組織完成1—2期中高層檔案管理干部和檔案業務骨干專業化能力培訓;二是拓寬人才培養渠道,通過利用高校優質資源,就檔案事業發展方向、重大政策制定等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研究,每年完成若干個研究課題。此外,鼓勵省級檔案部門與高校建設人才培養基地,可以分層次建立人才培養基地,集智聚力,共同為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各級檔案部門也可作為教學科研實踐基地,為檔案學專業師生搭建研究和實習的平臺。 (二)關于梯隊建設。建立梯隊合理的檔案人才隊伍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十四五”期間,國家檔案局將通過建設檔案專家隊伍、實施中青年骨干培養計劃、開展工匠型人才選拔等工作以點帶面,形成促進全行業人才工作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第一是深化檔案專家隊伍建設。國家檔案局將組織開展新一輪全國檔案專家選拔工作,根據推薦人選水平,分批選拔出150名國家級檔案專家。各牽頭單位在推薦候選國家級檔案專家的過程中,可遴選建立各自專家隊伍,經國家檔案局認定,作為國家級檔案專家儲備隊伍,構建全國檔案專業人才信息數據庫。此外,改變“專家重選拔、輕使用”的情況,更加注重對專家的培養和服務,制定《全國檔案專家培養和使用工作方案》,把重點業務工作開展同人才培養和使用結合起來,做到事業發展與人才培養“雙促進”,建立起日常聯系、服務管理機制,實施行之有效的考核辦法,充分發揮檔案專家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爭取將檔案領軍人才培養納入國家人才工程。 第二是實施中青年骨干培養計劃。按照各省檔案管理部門和綜合檔案館專職人員人數,合理分配名額,由各省、各部門共同推薦500名以內中青年骨干,納入培養計劃。國家檔案局與各推薦渠道通過定期輪訓、優先納入雙向掛職范圍,舉辦專項學術交流活動等方式,共同加速提升中青年檔案骨干理論水平、專業能力和實踐本領,破解人才斷檔難題。 第三是開展工匠型人才選拔。開展檔案從業者崗位練兵和技能比武,選拔1000名左右檔案工匠,依托《中國檔案報》《中國檔案》雜志等主流媒體進行宣傳,挖掘人才背后的故事,報道生動感人的事跡,弘揚新時代檔案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