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提出了“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概念。2023年12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新質生產力思想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中國創新和實踐,體現了對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的根本性突破,對科技檔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深化對科技檔案工作
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認識
科技檔案工作與生產力發展直接相關,不僅受生產力的影響,也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建國初期,面對繁重的經濟、科技建設任務和技術引進任務,國家加強科技檔案工作,科技檔案工作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1954年,國家檔案局成立初期主要抓黨政機關檔案工作。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和自然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才逐漸認識到科技檔案和做好科技檔案工作的重要性。20世紀50年代初期,蘇聯對我國進行了一些技術援助。可是有的單位對隨產品而來的技術檔案資料不重視,只認為是商品說明書,隨便亂放,誰要誰拿,丟失情況很嚴重,給生產造成了很大損失。周恩來總理得知后,認為這個問題很嚴重,曾派中央保密委員會對國外援助的技術檔案資料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并在調查報告上批示:“要建立一個技術資料管理機構,以加強技術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1956年1月14日,周總理在全國知識分子會議上所作的《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提出“為了實現向科學進軍的計劃,政府有關部門必須提供技術檔案資料,為發展科學研究服務”。當時,科技檔案工作的狀況比較混亂:大部分研究單位沒有技術檔案機構,技術檔案由情報部門作為資料管理;有的研究單位的技術檔案散存在各個研究室和研究人員手里,很多專題都沒有系統完整的檔案,也無法提供利用;有個別單位,由于科技檔案分散在個人手里,技術員在調動工作時,乘機盜竊了大批的檔案資料;甚至有人鉆工作制度不健全的空子,偷拍機密檔案資料。當時,各工廠、礦山和科學技術研究部門由于工作需要,要求提供更多的技術檔案,矛盾更加突出,生產所受到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加強科技檔案工作迫在眉睫。
1959年12月,“東北華北協作區技術檔案工作擴大會議”在大連舉行,會議明確了技術檔案的概念、對技術檔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的重要性。1960年2月,國務院批準試行《技術檔案室工作暫行通則》。為了完整地保存和科學地管理科技檔案,充分發揮科技檔案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經國務院批準,1980年12月27日,國家經濟委員會、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家檔案局發布《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隨后,國家檔案局相繼制定《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檔案管理規范》等,進一步規范科學技術領域檔案工作。改革開放后,面對信息化發展趨勢,國家提出建立企業、科研單位綜合檔案室構建思路,將檔案工作列入企業升級達標要求,對科技事業單位檔案工作開展目標管理考評,檔案工作為企業經營管理和國家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檔案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和關心,先后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檔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為科技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注入了強大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檔案事業體系更加完善。國家檔案局先后完成了《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檔案管理規范》的修訂,啟動了《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實施40多年來的首次修訂工作,科技檔案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從上述發展過程可以看出,生產力的發展、科技事業的進步離不開科技檔案工作,科技檔案工作要隨著生產力進步而發展,隨著國家經濟、科技發展而協同推進。
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
的科技檔案工作體系
新質生產力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也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企業是生產力的載體,也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廣大科技檔案工作者和企業檔案工作者要準確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全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關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科技檔案工作體系,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高質量發展貢獻檔案力量。
一要加快完善體現新質生產力要求的科技檔案管理制度。在做好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在科技檔案領域的貫徹實施基礎上,加快《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的修訂工作,從行政法規層面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科技檔案工作體系架構,做好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科技檔案工作體系的頂層設計。要按項目性質分類制定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檔案管理制度,制修訂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自然基金項目等的檔案管理制度,提高各類科研項目檔案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加快《開發區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的修訂,立足開發區功能定位,加快開發區檔案工作創新發展,使開發區檔案工作有效支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修訂完善科學技術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制度,加快《開發利用科學技術檔案信息資源暫行辦法》的修訂,為企業事業開發科技檔案資源提供政策支持,為科學技術檔案開發利用便利化提供制度依據。
二要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科技檔案管理體制機制。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隨著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產業分工越來越細,企業組織形式在變化,企業的邊界正在變得模糊,新的科研范式正在代替原來的科研范式,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企業和科技檔案管理體制機制迫在眉睫。要加快科技檔案工作與科技工作的協同,研究建立科技檔案工作協調機制。要加快科技檔案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研究,構建起按專業分類管理的科技檔案管理體制。做好科技專業檔案館的布局規劃,完善建立科學技術專業檔案館建設制度。探索科學技術專業檔案館與企業檔案館協同建設的路徑。加快《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規定》的貫徹實施。創新民營、中小微科技企業檔案工作的服務機制,探索加強“小巨人”“獨角獸”企業、新型科研機構等從事高科技產業發展組織的檔案工作新路徑。
三要加快完善科技檔案資源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農業強國等戰略任務,科學布局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新質生產力的一大特點,數字經濟發展催生平臺經濟,大量人工智能系統產生更加海量的數據型電子文件。為此,要適應平臺經濟發展的要求,探索依托電子檔案管理云平臺加強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檔案資源管理的方法。要加快推進企業、科研機構數字檔案館(室)建設,進一步擴大電子文件歸檔范圍。科研范式的變化、數字經濟的發展使科學數據大量產生。要加快科學數據歸檔進程,推進科學數據與科技檔案協同管理,建立符合并體現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科技檔案資源體系。
四要加強科技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科技檔案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科技資源。高效的科技檔案工作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尤其是科技檔案利用在科技創新中起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們科技檔案管理理念仍舊停留在保管導向型,科技檔案利用方法仍比較原始,科技檔案開放利用范圍較窄,開放共享利用的科技檔案少之又少,科技檔案深度開發成果形式還比較傳統,不能適應“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的需要。面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要求,科技檔案工作者要引入數據共享理念,創新科技檔案開發利用新模式,建立有利于科技檔案共享的途徑和渠道。要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科技檔案開發利用工作的應用,加速科技檔案開發利用大模型的研究和設計,加快有關功能在電子檔案管理信息系統中的集成和實現。加緊科技人員利用科技檔案便利化方案的試點,暢通科技檔案信息向科技人員流動渠道,進一步提高科技人員獲取科技檔案信息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