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決定》強調,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如何以數智化推動檔案事業全面深化改革,以檔案數智化新成就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是新時代檔案理論與實踐面臨的重大議題。
檔案數智化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檔案數智化應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優勢新要素新動能。
第一,加快推進電子檔案單套制,為深化數字政府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高水平開放塑造新優勢。推進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電子文件單套歸檔與電子檔案在線利用,解決數字政府建設“最后一公里”問題,也為構建數字檔案資源體系奠定基礎。參考世界銀行新版營商環境評估體系,重點從提高檔案信息透明度與可獲取性、加快檔案業務數字化與檔案服務在線化兩個方面,構建面向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檔案服務體系,助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開展電子合同、電子發票、電子檔案互認、檔案數據開放、檔案數據創新應用、檔案增值服務等探索,構建與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相匹配的電子檔案管理體系。
第二,加快檔案數據要素的形成、治理與流通,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新要素。加快檔案數據資源的匯聚暢流,推動存量檔案數據化歸集與增量數據檔案化治理并進,實現從檔案數字資源向檔案數據資產升級。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服務“數據要素×”“人工智能+”等行動及產業數據價值化改革,為數據要素驅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大模型發展貢獻力量。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檔案數據空間、區域性檔案數據大腦和專業檔案數據倉,建設獨特的檔案數據底座。
第三,大力發展新質檔案業態,為實現檔案事業現代化、建設檔案強國提供新動能。加快傳統檔案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以紙質檔案數字化、整理加工、實體寄存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傳統業態向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的新業態升級。重點發展與檔案數據相關的軟硬件及內容產業,以及與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醫療、現代物流、文旅創意等融合發展的相關產業。推動檔案產業做精做強,培育檔案領域“獨角獸”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檔案產業集群,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檔案服務市場。
檔案數智化助力人民生活品質提高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檔案數智化應立足于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加快各類涉民專業檔案管理數字化轉型,助力基本公共服務準確、便捷、高質量、個性化提供。加快專業檔案工作理念、內容更新,向以群眾為中心、以服務為導向、以數字或數據形態為主要形式、以技術與系統管理為主要方式、注重應用的轉變。重點推進人事、健康、房產等民生領域檔案的電子化管理、在線利用與多應用場景開發,助力“高效辦成一件事”,支持專業檔案(信息)安全有序向本人開放,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如,推進人事檔案服務改革,完善流動人員檔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個人數字檔案袋”,探索構建個人檔案數據驅動的新型人才服務體系,進而優化創業、促進就業、發展就業新形態。又如,加強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規范建檔和質量控制,建立并完善區域健康檔案信息平臺,支持智能化終端與電子健康檔案聯通,充分發揮數智技術在健康檔案數據深度挖掘中的作用,服務智慧醫療、智慧康養發展。
第二,增加檔案服務的有效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對檔案利用的基礎性、便捷化、個性化需求。一方面,做好“托底”,增加檔案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以數智化提升檔案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可及性與便捷性。如,優化檔案查閱、出證、編研、展覽等服務方式,實現“一站式”“一屏式”“一鍵式”服務。檔案主管部門可協同綜合檔案館、檔案形成單位,制定檔案公共服務清單并實現清單化管理,實現檔案服務“一件事”。另一方面,夯實“底基”,加快涉民檔案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建設。在數據驅動發展、數據價值化要素化的背景下,提供檔案數據日益成為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檔案機構應提供高質量檔案數據“凈菜”,扮演好“中央廚房”角色,為其他部門制作各式風味“美食”創造條件。同時,鼓勵“拔高”,在檔案公共服務便捷化的基礎上,支持社會主體參與檔案服務創新,為企業和個人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檔案增值服務。
檔案數智化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應以檔案數智化驅動檔案文化服務發展壯大,助力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提升。
第一,深化檔案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開新時代檔案文化事業發展新局面??蓮?個方面著手。一是構建檔案文化建設的資源優勢,加快專業檔案和數字檔案歸集,暢通檔案開放與共享渠道。二是創新檔案文化服務生產與傳播機制,從過去以檔案部門獨立開發和提供檔案文化產品為主,向利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激活全民利用、傳播和制作檔案文化產品的活力轉變。同時,應加強綜合檔案館線下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加大對優秀檔案文化線上傳播者的支持。三是使優質檔案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支持鼓勵基層檔案機構制作傳播優秀檔案文化產品,完善城鄉檔案文化交流常態化機制,同時,充分運用先進技術,讓人民群眾通過“云端”“指尖”直接獲取優質檔案文化服務。
第二,大力發展檔案文化新業態,打造更多順應文化發展潮流、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檔案文化產品。從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展現當代中國改革發展文化3個方面打造檔案文化產品,生動展現黨的領導與國家發展的緊密聯系,立體呈現文化傳承發展的“歷史—現在—未來”宏大圖景。推動檔案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運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可視化等技術,借助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方式,借鑒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經驗,打造更多檔案文化“爆款”產品。推動檔案與文旅、健康等行業深度融通發展,加大對非遺、工業遺產等檔案的開發利用,打造檔案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賽道。支持優秀檔案文化產品、文化領域檔案標準“走出去”,增強我國檔案事業傳播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