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4日)是第18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為“糖尿病與幸福感”。在預防糖尿病方面,許多人往往聚焦于糖分的嚴格控制攝入,卻容易忽視食鹽在其中的作用。“鹽”值高低與糖尿病有什么關聯?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鹽”值過高易患糖尿病
高鹽飲食會促使人體內抑制胰島素分泌的“饑餓素”(又稱“食欲增強激素”)增加,進而削弱胰島素的降糖能力,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該激素能通過影響胃部迷走神經的機械敏感性,刺激食欲,導致肥胖,從而增加得糖尿病的風險。因此,預防糖尿病,限鹽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鹽”值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要養成低鹽飲食的習慣。
食鹽過量不僅會增強淀粉酶的活性,加快食物的分解,導致餐后血糖升高,還會使血液中的鈉離子水平升高,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得高血壓的風險。
糖尿病與高血壓密切相關,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高脂血癥、高血壓,其血管和臟器受損程度將更為嚴重,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如心梗、腦梗。因此,糖尿病患者更要關注食鹽的攝入量。
把控“鹽”值離不開減鹽小妙招
為了更好地防控糖尿病,需要控制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一起來看看實用減鹽小妙招:
1、巧用限鹽勺
在家中配備一個限鹽勺,烹飪時即可精確控制鹽量,避免“手滑”多放,過量添加。
2、選用低鈉鹽
低鈉鹽通過減少普通食鹽中的鈉含量,同時添加一定量的鉀或其他礦物質,既保持了食物的風味,又降低了鈉的攝入量,有助于維護心血管健康,適合高血壓患者及追求健康飲食的人群。
降低鈉攝入量的低鈉鹽
3、避開隱形鹽
腌制食品如醬菜、臘肉等往往含鹽量極高,是常見的鹽分攝入大戶。為了健康考慮,應盡量避免過多食用。
部分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健康中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