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深汕西改擴建項目的老舊涵洞正一點點褪去陳舊的外衣,開始展現不同的面貌。在改擴建過程中,面對下穿深汕西高速的結構物——涵洞,項目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征求地方群眾意見,通過將涵洞改造成橋梁、對原涵洞進行擴寬的方式,進一步改善沿線發展環境和群眾出行環境。
深汕西高速公路于1996年建成通車,全線共有500多個涵洞,已為當地群眾服務二十多年,由于沿線經濟發展迅速,部分老舊涵洞已無法很好地滿足群眾出行和當地發展需要。深汕西改擴建項目總工程師邱志雄表示:“我們在改擴建過程中升級改造老舊涵洞,既改善了群眾出行環境,又提升了涵洞品質及耐久性,提高了工程建設標準,為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路地共贏。”
“將涵洞改為橋梁,我們以后運輸油茶果出入就方便多了。”對于深汕西改擴建項目將大嶺古涵洞改為橋梁的設計,福田村的村民們都連聲稱贊。
在深汕西高速福田村路段,左側分布著一大片油茶田,油茶是福田村的主要農產品之一,是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但村民在采摘茶果后,要先通過田埂路走出農田,再通過大嶺古涵洞,徒步將茶果運出。項目充分考慮到這一情況,廣泛聽取村民意見后,在改擴建時決定拆除原有涵洞,在涵洞原址上修建跨徑為20米長的橋梁,并將原有的田埂路拓寬為3.5米寬的便道,努力幫助村民改善油茶等農作物的運輸條件。
此外,項目還充分考慮當地需要,在保留部分原有涵洞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對涵洞進行擴寬,縮短改造時間,減輕改造過程中對群眾出行的影響。
深汕西高速田洋村路段,有一個長寬都只有2米的涵洞,這是田洋村通往山羊肚水庫的唯一路徑。每逢雨季需加固維修水庫時,因為涵洞狹窄,無法通行拖拉機、農用車等運輸工具,挖掘機、裝載機等機械需要繞行到500米外的通道橋,再多走近1公里的便道。
項目在清表過程中發現了這一問題,經過翻閱早期高速公路竣工資料,最終決定將涵洞內原通道擴寬成寬6米、高4米的新通道,改造完成后人和機器都可直接在涵洞內通行,能有效減少通行時間,水庫的修葺將更加方便。
深汕西改擴建項目目前在改造的涵洞共有10多個,不久以后,這些涵洞將“搖身一變”,以嶄新的身份繼續在高速路邊為沿線的村民們“辦實事”。
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起于汕尾市陸豐,路線向西途經汕尾市、深汕特別合作區、惠州市、深圳市,終于深圳市龍崗區,全長約146公里,是目前全省投資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全線按照雙向8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進行改擴建。項目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