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隨著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最后一臺盾構機的到達,標志著該工程歷經1272天的持續奮戰,全線48條盾構隧洞全部貫通,工程建設轉入全面內襯階段,為早日實現2023年底通水目標、全面保障粵港澳大灣區供水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10月14日粵水電所屬3個項目的15臺盾構機已全部順利到達,其中,A2標項目完成了“兩穿大金山”和“三穿西江”的壯舉,成功解決了國內首例盾構機深埋破碎地層盾構始發及5.0bar帶壓開倉換刀的行業難題;A3標項目克服了地質斷裂帶、穿越順德支流、掘進參數異常等困難和風險,實現了2021年12月四臺盾構機月度掘進超過1300米,創造了“粵海8號”盾構機周掘進163米的紀錄;B2標項目成功完成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首例冷凍法換刀作業,開創了國內盾構施工行業53.93米超大埋深軟弱地層凍結加固的先例,2022年3月“粵海34號”盾構機月掘進448米,刷新了全線8米級盾構機月掘進422米的紀錄。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是國務院部署加快建設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廣東省“五縱五橫”水資源配置骨干網絡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項重大基礎性工程,工程全長113公里,設計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總投資約354億元,設計總工期60個月。
工程盾構隧洞總里程135公里(部分線路雙洞),開挖直徑4.1米至8.3米,同時投入了29臺土壓平衡盾構機、18臺泥水平衡盾構機和1臺TBM掘進機共計48臺,大部分為國內自主研發制造,輸水隧洞開挖深度和盾構機投入規模之大均屬國內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