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9時37分,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合龍,這也意味著項目橋梁工程實現全線合龍。
在“樹平安百年標桿 立交通強國典范”伶仃洋大橋合龍儀式暨后續工程動員會現場,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成造,廣東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鄧小華,副總經理童德功,建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康臣,及深中通道項目各參建方代表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歷時五年終合龍
深中通道全長約24公里,處在粵港澳大灣區“A”字形交通主骨架最關鍵一橫,是世界罕見的集海底鋼殼沉管隧道、海中超大跨徑橋梁、深水人工島、水下樞紐互通于一體的超級集群工程。
項目橋梁工程長約17公里,包括伶仃洋大橋和中山大橋及非通航孔橋等,其中中山大橋主跨約580米,已于2022年6月完成合龍;今日合龍的伶仃洋大橋為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主跨1666米,主塔高270米,相當于90層樓高,通航凈空高度為76.5米,位居世界前列。由中交二航局、保利長大負責土建工程、主纜安裝及鋼箱梁吊裝,武船重工股份、中鐵寶橋負責鋼箱梁制造。
從2018年9月,伶仃洋大橋第一根主墩樁基開鉆,到2021年7月,大橋東、西主塔封頂,雙塔矗立伶仃洋,再到今日合龍,3000多名建設者堅守海面平臺1800個日夜,克服了全海上作業、建設條件復雜、16個臺風等諸多不利條件,讓伶仃洋大橋巍然矗立于海天之間。
“從2018年開工以來,我們節假日都堅守崗位不停工,不斷優化施工組織,創新施工工藝,在珠江口開闊水域、強臺風頻發區架橋筑路,確保如期完成節點任務。”保利長大深中通道項目部負責人介紹。
高品質、高工效的背后,信心與創新缺一不可。“伶仃洋大橋鋼箱梁節段具有超寬、超大特點,結構形式復雜。”中交二航局深中通道項目部相關人員介紹,“我們研發了850噸級智能化纜載吊機,能夠實時監控吊裝數據、動態調整吊裝速度,解決了吊裝同步穩定性差、起重能力和起升速度無法保證等難題。”
建設期間,廣東海事部門建立專門安全生產調度協調機制,利用監管智慧系統等信息化手段,實時評估施工水域交通態勢,并派出保障船艇2000多艘次,為深中通道建設安全及航道正常通行“保駕護航”。
智能建造,創造5項國際領先橋梁技術
焊花四濺,機械臂穿梭于鋼結構之間,一片片鋼箱梁如“拼積木”般完成生產。這是深中通道項目打造的大型鋼箱梁智能制造生產線,自動化激光切割、全自動焊接及涂裝機器人等智能化設備,均由一套智能制造系統控制。
“我們單元件制造智能設備使用率100%,板單元制造生產效率提高了30%以上,智能噴砂效率相比于傳統手工噴砂效率提升5倍,真正實現提質增效,推動國內鋼橋梁制造技術的發展。”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
此外,為滿足橋面高達91米的抗風需求,建設團隊通過三年多刻苦攻關,研發了新型組合氣動控制技術,將此前大跨整體鋼箱梁懸索橋顫振臨界風速水平提高了26%,達到88米/秒,能抵御17級臺風,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面對高溫、高濕、高鹽的惡劣環境,深中通道成功研發了目前世界強度等級最高的2060兆帕懸索橋主纜鋼絲索股以及鋅-鋁-鎂鍍層,主纜鋼絲耐久性提升50%,擴大了我國橋梁產業世界領先優勢。
此外,項目突破了海域深厚軟基大型錨碇建造難題、首創鋼橋面板全熔透焊接接頭技術、研發應用了國內首臺一體化智能筑塔機,共創造了5項國際領先的技術,實現了橋梁高質量建設,進一步鞏固了我國橋梁建設的領先水平。
撐起廣東高質量發展“交通脊梁”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4500公里,快速交通網絡基本形成。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后,將與虎門大橋、南沙大橋、廣深高速、廣珠東線、廣珠西線等通道一起,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串珠成鏈,構建大灣區一小時經濟圈新格局,進一步推動珠江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互聯互通,也將為珠江東西兩岸提供更多的合作空間、發展空間、想象空間。
鄧小華表示:“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廣東交通建設主力軍的作用,加快深中通道、獅子洋通道等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促進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為廣東打造交通強國先行示范區作出應有貢獻,讓交通延伸美好生活。”
伶仃洋大橋合龍后,橋梁工程將全面開展橋面鋪裝及附屬結構施工;海底沉管隧道已完成31個管節沉放安裝,正進行最后一個管節(含最終接頭)二次舾裝等作業,計劃今年年底實現隧道貫通;東、西人工島建設和沉管內工程穩步推進;房建、機電、供電、交安等工程也將全面展開,向2024年建成通車發起沖刺。
伶仃洋大橋建設大事記
◆2018年9月6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中山大橋主墩樁基同時開鉆,標志著深中通道橋梁工程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2019年7月4日,東索塔首個鋼吊箱成功下放到位。
◆2019年7月24日,東索塔鋼吊箱全部下放完成。
◆2019年10月9日,西索塔樁基完成。
◆2019年11月6日,西索塔首個鋼吊箱成功下放。
◆2020年9月20日,東錨碇基坑開挖完成。
◆2021年6月17日,東主塔封頂。
◆2021年7月19日,西主塔封頂。
◆2021年12月1日,西錨碇、西塔上橫梁澆筑完成。
◆2022年2月15日,先導索過江。
◆2022年4月22日,貓道貫通。
◆2022年5月16日,首根主纜索股完成架設。
◆2022年9月23日,完成主纜索股架設。
◆2023年1月12日,首片鋼箱梁完成吊裝。
◆2023年4月28日,合龍。
部分媒體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