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早上6點,粵贛出省通道韶關南雄至江西贛州信豐的高速公路(以下簡稱“雄信高速”)上跨贛韶鐵路雙幅轉體橋成功轉體。
萬噸橋“高空轉體”98度
15日凌晨5點,天還沒亮,雄信高速跨贛韶鐵路雙幅轉體橋施工現場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轉體施工現場
5點18分,隨著現場指揮一聲令下,施工現場各工作小組按照預定方案開始實施同步轉體施工。兩座萬噸T構轉體橋左右幅主墩分別位于贛韶鐵路兩側,基本與鐵路平行,橋面距離地面20多米。現場由6名技術人員同步指揮操作牽引工作,28名工人輔助作業,根據轉盤上布置的刻度、編號,對轉體速度、轉體姿態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并調控轉體速度,有效保證轉體精確到位。
牽引作業現場
在鋼絞線和千斤頂的共同牽引下,轉體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按逆時針方向緩緩旋轉。早上6點,用時42分鐘,兩座橋體成功旋轉88度,在預定的鐵路“窗口期”內完成“高空轉體”。此前,6月13日上午,雄信高速為檢驗轉體系統的安全可靠性進行試轉,萬噸橋成功試轉10度。
現場測量結果顯示,萬噸橋成功轉體98度,精準到達設計位置。
雄信高速跨贛韶鐵路雙幅轉體橋成功完成轉體
雄信高速提前在轉體橋梁上澆筑完成1.3米高的防撞墻,并設置防拋網,避免后期再到鐵路上方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最大限度減少對鐵路運營的影響,同時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風險。
轉體橋施工歷時一年半
跨贛韶鐵路轉體橋梁是雄信高速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項目采取“先建橋、后轉體”的平面轉體法施工。
該項目從2021年11月底進場,2022年3月完成樁基施工,同年7月完成兩個主墩承臺、轉體系統及墩柱施工,2023年5月完成左右幅掛籃懸澆施工。橋梁采用2×65米T構分幅跨越贛韶鐵路,左幅轉體重量約9100噸,右幅轉體重量約12000噸,單幅總長約130米,接近5節火車車廂的長度。
俯瞰施工現場
本次轉體橋梁雙幅同步轉體施工過程復雜、技術難度大、精度要求高,左右幅橋梁間距僅36厘米。“轉體橋右幅兩側橋面寬度不等,重量相差141噸,轉動姿態控制難度大,平衡轉動是轉體成敗的關鍵。”雄信高速中鐵十二局TJ4標項目負責人介紹,此次采用不平衡轉體橋梁無砂箱支撐工法這一關鍵技術,可有效避免因橋體兩側重量不平衡造成的不對稱壓縮沉降。前期已多次進行模擬演練和平衡稱重試驗,并制定相關預案和措施,確保梁體精確就位。
轉體施工工藝在交通集團已有數起成功先例,2017年7月17日云湛高速化湛段橋梁轉體跨越茂湛鐵路為廣東首例,2018年1月26日龍懷高速連英段英紅特大橋轉體跨越京廣高鐵,2019年4月2日凌晨,惠清高速北江特大橋跨京廣鐵路、國道G240轉體橋成功轉體。
2024年粵贛再添新通道
雄信高速全長約41公里,起點在界址鎮寨背以北粵贛省界接雄信高速贛境段(信雄高速),終于韶關市南雄珠璣鎮,與韶贛高速相接。
目前雄信高速軟基處理、涵洞工程已全部完成,路基、橋梁等工程進度已接近100%,下一步將進行路面攤鋪、交安、機電等施工。
雄信高速路面施工
“項目計劃于2024年建成通車,將成為溝通粵贛的省際新通道,在江西省境內延伸與大廣高速相接,成為京港澳、大廣兩條國家高速的橫向聯系通道。”雄信高速主要負責人介紹,目前從韶關南雄去贛州信豐只能經省道S342前往,車程在1個小時以上,待雄信高速通車后往返兩地將節省約30分鐘。
已通車的粵贛通道韶贛高速
目前廣東與江西之間已有韶贛高速、大廣高速、粵贛高速、龍紫高速、平興高速等5條出省通道,待雄信高速、龍(川)尋(烏)高速兩條正在建設的高速建成后,粵贛間將再添2條出省新通道。
雄信高速通車后,將進一步優化完善廣東高速公路網絡,對促進韶關東北部地區和原中央蘇區南雄市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旅游開發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對粵贛兩省交流融合,加速聯通粵港澳大灣區具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