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全線最長的超大跨度雙向八車道公路隧道——城仔山隧道順利貫通,至此,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全線六座隧道全部貫通,為項目2024年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在隧道施工中,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借鑒高鐵施工的成功經驗,創造性地采用單洞四車道山嶺隧道全工序機械化施工方式,推行機械化施工,實現了工程效率和質量的雙提升。
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城仔山隧道順利貫通
全國首創“一洞九線”全工序機械化施工
城仔山隧道全長2351米,最大開挖寬度達22.6米,設計時速為120公里/小時,是目前國內設計標準最高、跨度最大的雙向八車道公路隧道。
在城仔山隧道洞內,只見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扮演著“地質雷達”“電子素描儀”“鉆孔打洞”“錨桿定位安裝”等角色,將超前水平鉆緊貼著巖壁進行探測,兢兢業業地采集著參數,整合著地質、圍巖信息等,精確地指導著后續施工。
鋼拱架安裝機、混凝土濕噴機械手等其他機械化設備緊隨其后,不停地忙碌著,隧道施工流水線一氣呵成。
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隧道機械化施工設備實現施工工序“接力”
“以往對于長距離、大深埋的超大跨度公路隧道,要快速安全掘進,最好的選擇是采取機械換人的方式。我們項目全國首創單洞四車道山嶺隧道全工序機械化施工技術,較隧道施工工藝效率提高約2倍。”深汕西高速改擴建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城仔山隧道施工過程中,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首創隧道全結構全尺寸質量可視化智能管控系統,共設置超前地質預報、開挖掘進、拱架安裝、自行式液壓仰拱棧橋、智能二襯臺車等9個工序作業線,在每條作業線都有配套的機械化設備,如全電腦三臂鑿巖臺車、拱架安裝機、混凝土濕噴機械手等。
新設備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如用于鑿巖開孔的三臂鑿巖臺車,可兩臺設備同時進行雙機作業,6個鉆臂共同打孔,將“鑿巖、裝炸藥、爆破”的循環時間控制在6小時左右,裝炸藥時間縮短一半。
施工全工序智慧互聯
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深度研發基于GIS的建設管理和運營養護一體化平臺系統,挖掘信息化應用潛能,將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每個工人、每臺機械儀器、每種材料、每道工序、每次安全與質量檢查等。
隧道施工的各種材料可通過一體化平臺登記入庫,建立批次材料的專用二維碼,涵蓋原材料品牌、進場批次、檢測報告等相關數據,僅需使用手機APP中的“工序報檢”模塊,即可協助完成工序報檢或其他信息錄入。
城仔山隧道內機械化設備的焊花飛舞
深汕西高速改擴建項目充分應用物聯網、可視化智能監控設備及隧道BIM技術等,通過相應機械設備,將隧道施工全過程記錄在一體化平臺上,實時數據及圖形清晰可見,便于智能判斷工程進度質量及安全系數,力爭打造全國公路隧道智能化建造的示范樣本。
該項目還創新性提出將“原材檢測、試驗情況、實體指標及外觀質量”為綜合評價指標的“按質支付”獎勵辦法,分別對鋼筋間距、混凝土強度等指標開展測量數據采集,并將測量數據實時錄入一體化平臺“按質支付”模塊,系統根據各指標情況進行綜合打分,再進行支付,大幅提升隧道“全施工期”品質。